他们是大凉山的雄鹰,翱翔在成昆之巅,他们是安全使者,穿行在地下长廊。近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相继报道了成都铁路局瓦祖线路工区的事迹,这个40年如一日守在成昆铁路最高点,负责维护沙马拉达隧道一带铁路线路维护和整治的铁路线路工区,逐渐站在了众人面前,与之相随的〃瓦祖精神〃也走进了人们的眼里心里,让世人震撼。
成昆铁路的建成因其地理环境之复杂成为世界铁路史的奇迹,成昆铁路的最高点,不用多想就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关于沙马拉达隧道,这几个关键词就让我们望而生畏:大凉山深处,6300余米长,成昆铁路最高点,最高处2242米。大凉山地理环境之复杂早都名声在外,而沙马拉达隧道,更因暗河冲刷,隧道多处地基下沉,轨道病害十分突出,加上设备老化严重,整治极为困难。瓦祖线路工的铁路职工们,要管理这样一段铁路线路,保证铁路的畅通,其难度如记者亲眼所见的场景:“此刻,一列货物列车从隧道那头驶过来,黄安荣下意识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孔。常年施工,隧道内已经积起了厚厚的石灰。列车从隧道内驰骋而过,就像沙尘暴来袭,将眼前的整个天空笼罩着,让人呼吸困难。”不用更多的语言,仅这一个场景,我们就能想象到他们平时工作的模样。
是什么让他们能在这里坚持下去?如工区工长黄长安那样一干就是25年,并且还要继续干下去。这就是他们提的“瓦祖精神。” “瓦祖精神”是什么精神?就是瓦祖工区的第一代党支部书记袁昌友带出来的“扎根山区、治山斗水”的精神。说到这里,我们肯定会想到“成昆精神”。瓦祖是成昆铁路的最高点,就象一面旗帜,摇曳在大凉山的深处,让所有的成昆铁路人都为之注目。瓦祖铁路人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工友们,传承“成昆精神”,他们当之无愧。那些成昆铁路的建设者,有他们的父辈亲人,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读着第一代成昆人的故事长大的,是踏着第一代成昆人的脚印走过来的。所以瓦祖工区的铁路职工们,能在这里用40多年的坚守和付出保障了成昆线的安全。他们,比别人更能了解沙马拉达,比别人更能理解“成昆精神”,“成昆精神”已经深入骨髓,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瓦祖精神是成昆精神的延续,是〃治山斗水保畅通,团结务实创一流〃精神的传承,是今日成都铁路局十万铁路职工铁路工匠精神的展示。虽然说随着铁路的发展,各种科技元素的介入,铁路的安全防护工作越来越机械化,一些当初必须人工完成的检查维护都交给了机器。铁路职工脏、苦、累的工作环境逐渐得到改善,他们在用不断提升的业务技能来加速铁路的发展。但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却是我们在任何时代都不可缺少的。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倾注更多的爱与责任,才能在困难来临时,临危不惧,得心应手。感谢记者肯不辞辛苦,让这个深山里的小站得以走入人们视野,让〃瓦祖精神〃在〃成昆精神〃的引领下,走出大山,走向各个工作岗位。(胡婷芬)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