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候车室随手乱扔垃圾、脱鞋、行李占座;在检票时不排队;在站台上、车厢内奔跑……铁路出行中的很多不文明行为不但影响他人,还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1月23日 新华网)
文明出行的调子喊了也有几年,央视公益广告也在应景时不时的提醒。尤其春运的当口,人们的关注焦点在于旅客能不能顺利回家,或者说是春运回家路上的故事,而在这时铁路部门出台了《铁路旅客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意义又几何?无疑给不文明出行的行为在制度上加了一把锁。以笔者看,既然惩治不文明已经搭好制度的台子,不能再关起门来唱独角戏,要知道遏制不文明单靠出台几项规定是不够,还需要多方合力。
首先,需要旅客普遍配合。应当看到有些旅客的素质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一边是垒起了条条框框,另一边依然的我行我素。就比如众所周知高铁列车禁止吸烟,处罚力度也算是历史之最,但总有人耐不住香烟的诱惑,即使躲在厕所也要过把瘾,最多的是钻着规定的空子在列车到站的间隙在车门口抽,总也不见得文明吧。所以,少了旅客这个“当事者”的文明出行只能是空谈。
其次,不能忽略“旁观者”舆论的力量。知不知“羞”,有时候也在于围观的“吃过群众”能不能仗义执言,能不能对不文明行为“指指点点”。而不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躲在背后看风景,或者即便碰到了不文明行为,也不闻不问,反而更乐意充当一个看客。要加强舆论监督,就是要我们每一个人敢于向不文明现象说“不”,因为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属于我们大家的,需要全社会去营造。若人人都对不文明行为嗤之以鼻,不与之为伍,那么不文明将不攻自破。
再者,营造旅途文明的氛围也是一剂“良药”。旅途文明的氛围,可以是倡导文明出行的广播标语,可以是干净整洁的乘车环境,也可以维持的良好乘车秩序。凡此种种,也是对文明出行的一种促进。
总之,既然我们如此痛恨不文明的行为,就应该身体力行敢于直面不文明。春运一嘲中国式”的大迁徙,而迁徙的那头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回得了也要回得好。所以,春运的回家路需要我们共同守望,共同去营造有序温馨的旅途。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