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办,会议着力点就是振兴实体经济,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说白了就是大力发展中国制造业,这正验证了“时势造英雄”。从古至今,制造业的发展都反映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特征是制造业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号准经济脉搏,反映经济的风尚和所需精神,才能跑出发展“加速度”,书写不朽传奇。
中国制造业要善于突出经济发展主题。如果说一个企业是一个鲜活的细胞,那么中国制造业就是一个生命体,无疑主题就是这个生命体的灵魂。若没有主题,中国制造业就如同行尸走肉,没有方向和目标,只能四处游走,到处撞壁。所以,只有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反映经济特征的企业才能成为传奇。当下,华夏儿女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主题。中国企业要紧紧把握这一经济发展主题,书写与经济发展主题相契合的“经典作品”,让中国制造业熠熠生辉。幸运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努力成果。中国制造业的优等生中国高铁正在迎合经济发展主题,大步向前。中巴铁路、伊安高铁、沙特麦麦高铁、匈塞铁路、莫斯科—喀山高铁、泛亚铁路、印尼铁路、非洲铁路、两洋铁路等等,无不是牢牢把握了“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主题来发展自己。
中国制造业要善于反映经济发展所需的精神。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激起的时代,围绕着“中国梦”,凝聚起了与经济发展主题相契合的精神。比如,中国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G20峰会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我们砥砺前行的足音。就拿中国铁路的“工匠精神”来说,夏暑,铁路守机员在能煎鸡蛋的车内散发着“壮汉体香”;秋凉,火车司机在月黑风高夜追寻“诗和远方”;冬寒,线路保养工在大雪纷飞的野外挑战“极限男人帮”……正因铁路工人的“工匠精神”,契合了经济发展所需的精神,才让中国铁路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中国制造业要善于铸就经济发展丰碑。经济发展所需的精神背后离不开默默无闻的团队和个人。中国铁路精神是奋斗在一线的工人们用激情和热血铸就,中国航天精神是无数航天设备生产工人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梦”的铺路石,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付出着,中国企业要为这样的工人“树碑立传”,用他们感人的故事为中国制造业铸就经济发展丰碑。
中国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今天的中国制造业应号准经济脉搏,培养出像中国高铁一样的优等生,为“中国梦”扬鞭策马,跑出发展“加速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