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再见,绿皮车 ——纪念7102次退役一周年

2017-01-03 10:29:29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马嘉圣

“当,当,当,当。。。。。。“铁路道口响起了预警声,信号灯由绿瞬间转变为禁止通行的醒目的红色,黑白相间的道杆缓缓放下。。。。。。火车要来了!

“呜——“,一声汽笛由远及近;隆隆的火车声震耳欲聋;紧接着强大马力的内燃机车拖着长长的绿皮车厢从道口驶过,飕飕的微风拂过脸颊,凉凉的,很舒服,很清新。

这是绿皮火车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如今,二十岁的我已经坐过无数次火车。绿皮的普客,红皮的快速,蓝皮的庞巴迪特快,以及形似”子弹头“的CRH系列动车组。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时速可达300公里,将来还能跑500公里每小时的“子弹头”,而是那种没有空调,逢站必停,逢车必让,慢慢悠悠全身通绿的绿皮车。

绿皮车——中国最老,服役时间最长的客运列车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利用周末的一个温暖的下午,我来到了中华门火车站,花两块钱买了一张终到南京站的7102次硬座票,回味一下小时候坐绿皮车的感觉。

登上火车,车厢里空荡荡的,除了我,已经没有了一个乘客。比起绿皮火车车厢里热闹的景象,现在已经冷清了许多,萧条了许多。车厢原本雪白的车顶已经泛起淡淡的黄。随意拣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用力打开能上下移动的车窗,看来这车窗已经许久没有打开,我的衣袖沾染了一层灰。吹着微风,怀想着当年绿皮车厢里热闹的情形。在这移动的长龙里,人们用惊人的热情嗑瓜子,打牌,聊天,喝茶。不管来自何方,不管目的地是哪,只要大家面对面坐着,不出十分钟,定能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车上的每个人都好像在度假,总有无限的创意来打发时光。1987年,美国游记作家保罗.泰鲁坐火车游历中国,却迟迟没有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他发现其所身处的被绿色铁皮包裹的世界要有趣的多。“中国人‘生活’在火车上”保罗如此写道。二十多年后,保罗笔下的“ 中国”正在消失,她的火车变得更加快速,铁路也更加完善。现在,车厢里灰色的硬座上已积了厚厚的灰尘,天花板上的小吊扇也已经掉了漆,露出铁红色的锈迹。

随着站台上清脆的铃声响起,火车缓缓启动,开始了这趟回味之旅。

列车经过紫金山站,停十分钟,这样我有充足的时间隔着车窗观察这一个上了年纪的火车站,长长的站台上,一排古老的法国梧桐依然屹立,水泥站台早已被雨水冲刷得坑坑洼洼,已经无人再去修补,站台尽头的老式站名牌早就模糊不清,已经没有人再去描黑,任凭它们经受风吹雨打,任凭它们经历夏日阳光的曝晒。这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诉说小站沧桑的历史,哭泣今日的萧条。我想只有乘坐绿皮火车才会有这样的闲暇时光让你好好观察一下小站,倾听小站的悲哀吧。现如今,7102次绿皮小清新列车已经退役一年,而这些小站也只会定格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四十分钟后,7102次荡荡悠悠地驶进了终点站南京车站,汽笛长鸣,我的旅程也随之结束,站在南京站的天桥上向下望去,那列只有8节车厢的绿皮车已经和现代化的站房显得格格不入。。。。。。陈旧的车厢与新式的站房形成鲜明的对比,哎。。。。。。

一列火车,一段记忆。绿皮火车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现如今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留给我们的,也只有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和脑海中少许的记忆。但这一些少许的记忆,却值得我们一生珍藏,永不磨灭。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