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过年,旧时称为元日、新岁、新正等,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 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 写下了千古传咏的咏年诗篇。
唐人卢照邻的《元月抒怀》:“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堂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真是人歌花舞,草色风光,春色烂漫。宋朝诗人陆游则描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饮罢屠苏酒,真为八十翁。本忧缘直死,却喜坐诗穷。米贱知无盗,云阴又主丰。一箪那复虑,嬉笑伴儿童。"节日里老人欣悦快乐的形象跃然纸上、活灵活现。明朝叶寓的咏年诗·“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香满旧山河。柳梅芳容裤,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们过春节的欢乐情景。
从古代的咏春节诗中,我们还可以窥见民间的风俗人情。苏东坡在诗中写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为了守岁,家家户户明灯高挑,炉火熊熊,男女老少围坐一起,相互祝福,连儿童也不肯上床睡觉。富裕人家“岁岁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那气氛则是另一番景象了。到了大年初一,人们相互热烈祝贺新年。宋人李克庄写道:“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这种老当益壮、惜时奋学的襟怀,令人振奋。宋朝诗人戴敏的“相祝无多语,年新德又新",不仅祝福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祝贺有好的道德情操,更是难为.可贵。
除夕赋诗乃是墨客诗人的一大乐事。苏东坡在《守岁》中说:“明年凯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中不乏振作进取精神。’唐朝高适的《除夕夜》:“旅客寒冬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崔涂的《巴山道人
除夕抒怀》诗句:“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作亲。那堪正飘泊,末日岁华新。”白居易也有描写守岁的:“守岁樽天酒,思乡泪满巾。”这些诗都表达了客居他乡的诗人感慨身世、怀念亲人、遥望未来之情…….
在古人咏年的众多诗篇中,要数王安石的《元日》诗最为有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曰,总把新桃换旧符。”不仅写了节日的热闹欢乐景象,还表达了自己拜相执政、改革变法的理想和追求。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