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八纵八横”铁路网的进一步铺设,“铁老大”给民航客运和航空快递将带来新的冲击。但与当年京沪高铁、武广高铁刚刚通车时,民航的不知所措相比,现在民航业对高铁冲击已经有了更理性的认知,高铁与航空在竞争的同时,合作的步伐也在不断加速。(援引中国经营网9月17日消息)
在发改委提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时《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而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全国铁路网全面连接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至2小时交通圈。
笔者作为西安局的一名在职职工了解到以前在未开通西安至上海的高铁时,航空的用时远远比直达列车快,因此,绝大多数人会考虑航空出行。而在今年9月10号后,西安至上海的高铁加开后,车票基本上是供不应求。最主要的是高铁晚点概率小,高铁8小时以内可以到家,飞机至少8小时,如果遇上航班延误还不好说;这不禁让人想起几年前去上海的经历,将近二十几个小时的旅途,真的让人疲惫不堪。今非昔比,和谐号列车串起了西沪。打几个盹就可以到上海,相当于打了一个“高的”。从Z94的15小时进沪,到D308动卧11个小时,再到今天的G362次5小时58分,中国铁路的发展可谓是节节攀升。但在价位上高铁价格却固定不变,飞机价格随时变,运气好的话三四百元即可,随着价格大战打响,百姓的选择更多。
高铁民航竞争加剧,在价格上必然会出现打折的机会,百姓出行有了选择的权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价格是影响他们出行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高铁民航的竞争加剧,定价很可能会随着淡、旺季而波动。这符合市场价值的规律,也为旅客在出行时间、出行方式上带来了更多选择。
开行更多的高铁列车,给大家带来的是更多的选择,选项多了,大家进行对比的机会也就多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