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青春易老。转眼间这是我来到铁路上班的第四个年头了,以前的同学都变成了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懈的奋斗大龄青年,而我也不能例外。 

现在想跟大家谈谈我做测量这么久以来的一点小心得和体会。在我的印象中应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最原始的纯手工笔写。记得12年最开始我刚到测量组大家都是采用的是最为原始的手写笔记。拿着一个本子先自己写好里程和转点高程,然后现场记录拿笔记录,回到房间以后,然后再输入到电脑里面再进行操作,然后打印出来。但是这样一个一个数字的输入会有很多误差。很容易看错,把上一个看成下一个,下一个看成上一个都有这种可能,这样原始的人工输入的话会有很多误差。

第二个阶段是半手工笔写。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事先在电脑上制作好表格,再用a4纸打印出来,这样的表格比拿着一个本子现场记录更规范、更准确。就这样用这种方式用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但是这样改进了记录的方法,还是会觉得很慢。尤其是在数据测量完了之后人工输入电脑的时候。这个时候我提出了疑问,想为什么一点要从工地回到驻地才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呢?为什么不可以在现场就直接进行处理呢?我们要达到这种目的,缺的什么呢?通过当时我努力的思考和不断的论证,得出只要我们有相应的计算公式和一台可以方便携带的电脑,就可以省去重复的电脑输入工作,用手机或者是平板电脑在现场超平的时候直接输入,不再通过本子或者a4表格。这样做的好处是省掉了一个步骤,同时也提高了精确度,节省了一大部分处理数据的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发现在进行数据处理的时候,提高了近一倍的速度。

于是我现场就采用了这种方式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除了刚开始对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操作不熟的情况导致超平速度比手记慢。后来速度可以提高三分之一,特别是在处理数据时,速度提高了一倍到两倍。因为内业处理数据最主要的一项就是要把数据导入电脑,这项工作是极其繁琐的。不光耗时巨大,还很容易出错。通过现场记录在电脑里面就等于跳过了一样的一个繁琐的过程,数据处理的时候需要后期进行计算和格式处理。至此测量工作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了,我称之为“无纸化工作”。

测量经过这样的转变之后,现在开始彻底的进入了无纸化的施工,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第一可以节省大量的纸张,尤其是在如今强调节约型社会的时候。第二,便于测量数据的储存。省去了大量的纸质资料难以保存的你难点。不管在今后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资料都可以随时第一时间翻出来。第三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了人工输入的误差。第四,节省了大量的重复的数字的输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如今这样一个提倡工作效率至上的社会环境中,这种方法有是一个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