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全国动车组列车上统一推出了“中国铁路餐饮”系列产品,希望能更好满足旅客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旅行餐饮需求。5月30日来源:人民网-食品频道。

常旅行的朋友都知道,现在的出门旅游,最佳的选择,就是坐高铁,安全,方便,快捷,舒适,多花点钱,也要享受中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毕竟时间就是金钱,过去最快约3小时的路程,高铁只需不到85分钟,最重要的的是高铁上也能吃好,喝好,地方特色小吃也被请上“高铁餐车”这是铁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曾经有一段时间,坐高铁的部分旅客对铁路餐饮不满意,网上和媒体对这事炒的沸沸扬扬,转制后的铁总真是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拿这个事“真当回事”啦,全国四横四纵高铁网络大布局以全面开通,运营的大背景下,高铁上的餐饮文化也呈现丰富多彩新格局。

笔者认为,铁总的经营策略有了接地气,连民心的味道,市场化改革催生旅客是上帝,没有客源,就没有效益的意识,只有满足旅客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旅行餐饮需求,才会有经济和社会效益,铁老大也做小生意,显露出可爱的“一面”。

拿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哈齐高铁开通,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高铁于2015年8月正式开通运营,哈尔滨到大庆最快只需45分钟,至齐齐哈尔的最快运行时间也由原来的约3小时缩短至约85分钟,哈尔滨的地方特产,红肠、大列巴、松仁小肚、格瓦斯、马迭尔面包、马迭尔冰棍、马迭尔酸奶等等,也被请到“高铁餐车,南岗哈工大对面的天桥下的烤鸡脖子,排骨! 原太平桥的老王面馆的干豆腐,在高铁上也能看到,齐齐哈尔的地方特产,比如臭豆腐 关东煮 烤玉米也成了高铁的忠实“粉丝”。

做生意,可是要做“有心人”,这一点从铁总的做法上,就初见端倪,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消费需求,在原有快餐盒饭基础上,研发推出包子、饺子、面条及多种富有地域特色的餐食,品种由原来的300余种增加到400余种,旅客选择更加丰富,说再白一点,就是今后在高铁上也是想吃啥有啥,最主要的不仅是菜品选择多了,价格档次也多了。“这次还推出了不少15元以下的餐食,满足不同旅客需求,就是过去没有的低价,现在全有了,笔者最想说的是地方特色“小吃”被“一网打颈,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