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消息,中国首条中低速磁浮铁路的调试工作目前正在加紧进行。这条位于湖南长沙市的磁浮快线,近日“肩负”沙袋进行了重载试验,为即将到来的载客试运营进行“冲刺”。每个沙袋有50斤重,共约1080个,总重量约27吨,模拟满载363名乘客的重量。重载试验的目的就是要在保证列车运载量达到极值时,列车仍能浮得起、拉得动、跑得稳,还能安全地停下来。长沙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长沙黄花机场,全长18.5公里,于2014年5月开工建设,总投资超42亿元。据了解,长沙磁浮快线全部5列磁浮车辆均已到位,每天保持24小时“在线”不间断调试。如果各项调试情况稳定,近期就能按图试跑,之后将投入载客试运营。(2016年2月26日新华社记者龙弘涛摄新华网)
随着近年来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铁路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了城市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中国自主设计的首条中低速磁悬浮铁路就解决了这些问题,下面就让笔者来慢慢讲诉高铁“毛细血管”魅力。
其一与高速磁悬浮铁路不同之处:上海高速磁浮列车是由德国引进设计建造的,而长沙磁悬浮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列车,并且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交通运输系统。据中国铁建铁四院分管该项目设计的副总工程师郭志勇说:“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每公里的造价一般在5亿至8亿元之间,而这种磁浮每公里造价为1.5亿至2.5亿元,这种中低速磁悬浮铁路前期建设投入及后期运营维护成本都要大为降低,建成后乘客从长沙高铁南站搭乘磁浮列车,只需约10分钟即可到达黄花机常”
其二磁悬浮列车的安全性更高,磁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也就是电磁长的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列车利用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列车运行时也不需接触钢轨面的特点。与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磁浮相比,中低速磁浮列车还具有安全、噪声孝转弯半径孝爬坡能力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在一些人流量密集的机场与城市之间运行。列车车体在运行的过程中相当于是“抱”在轨道上,从而成为目前唯一可以做到运行中不会发生脱轨颠覆事故的轨道交通方式。
其三自主设计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长沙磁浮铁路是国内第一次采用EPC模式(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的磁浮线路,中国铁建通过参与设计施工,培养人才、储备技术、创造业绩,从而形成磁浮业务的系统设计能力、以达到规模发展效应,占领磁浮交通领域技术新的制高点,并将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其四专利技术的突破硕果累累,中国铁建在参加上海浦东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的建设时就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速磁悬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子课题——新型轨道梁研制”的研究任务,“磁悬浮轨道梁精密调位施工方法”获得了国家级工法,并拥有磁悬浮导轨梁模板等6项磁浮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技术。
笔者认为,中国首条自主设计的磁悬浮铁路即将开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铁路连接城市的大型人流集中的区域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减少了资源消耗,不仅仅的优化了城市间铁路网,更好更快的方便了旅客。而且通过这种铁路运输方式,将拓展城市客流中等的快速延伸线(市区与机尝郊区、产业区、旅游景区),这必将成为铁路中国铁路大动脉下的“毛细血管”,且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选择之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