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5月中旬起,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进行全面优化,增开列车300余对,全国列车开行总数将达3400余对。这是近年来铁路实施的最大范围的列车运行图调整,也是增量最大的一次调整。受其影响,从3月14日起只发售5月12日及以前的车票,4月中旬起发售5月12日以后的车票。(3月13日 中国经济网)

 以需求侧着眼,从供给侧下手,是铁路即将实施近年来最大范围和增量最大一次列车运行图调整的直接动力,从现有的消息来看,铁路实施运行图调整,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一次变革和局部利益调整,这自然会调动企业内部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

 在市场经济中,适应市场机制,符合市场运行规律,与市场脉搏一起跳动,才能在市场中找对路子,站住脚跟,而任何与市场相悖的举动和措施,都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会拖累企业。眼下,中国经济进入了中低速增长时期,大宗物资需求的下降,直接连累铁路货运,致使铁路货运量逐年下滑,而零散批量货物运输,受到公路空运的竞争,虽有发展空间,但市场培育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将铁路运输重心向客运转移,稳固和发展旅客运输就必然成为铁路寻求突破的有效途径,况且,高铁发展势头良好,发达地区的高铁需求尚存空间,并且,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有增开普速列车的需求,而这也会促进和改善铁路目前经营状况,从而为赢得市场主动添砖加瓦。

  我们从铁路调整运行图预告中,可以看到,这次调图不同于近年来多次在既有运行图基础上进行的微调,是对现行运行图基本框架的整体优化,在大幅增开旅客列车的同时,对列车开行结构进行全面调整。这说明,铁路在着眼市场的前提下,可能进行了认真深入调研,对已不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的弊端要全面调整,不然,不会有“大量增开动车;大量增开地级城市间始发终到普速列车;增开多趟前往旅游城市、景点的旅客列车;大幅增开市域列车和城际列车和增开傍晚后时段的夜间动车组列车等”这么大的动静来介绍此次运行图调整,而每次的运行图调整,对于全国一盘棋的铁路总公司来说,也是不易,毕竟铁路营业里程分布太广,而涉及铁路各路局和内部子系统的衔接内容更多,这也就需要在调整运行图过程中,有一个整体联动的效果,而这个效果形成与实施时,风险也在其中。

  然而,铁路调整运行图虽有自身发展变革和主动适应市场外,还有担负着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任,从这个角度讲,铁路调整运行图,也是势在必行,而服务经济发展和便利民众出行要求,更是作为国企铁路的责任和义务,如果铁路抛弃这一点,而一味图利,那是说不过去的事情,况且铁路也不会这样做,这从调整运行图信息中可以看出,大量增开地级城市间始发终到普速列车,也就意味着铁路在这些线路上的短期盈利几乎是不可能,而铁路必须去做,因为这些线路有民众出行的需求,尽管一时间不会形成大的客流量,但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行地级城市间始发终到普速列车,也属必要。

  在 “十三五”启程之机,发展好铁路事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依旧十分重要,因此,铁路在寻求突破的同时,应时刻把社会、民众之需当成自身供给不足来看待,及时做好填充和补足,而在5月实施的运行图调整,也应该能看出铁路供给侧改革发展的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