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济网》3月13日消息,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5月中旬起,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进行全面优化,增开列车300余对,全国列车开行总数将达3400余对。这是近年来铁路实施的最大范围的列车运行图调整,也是增量最大的一次调整。受其影响,从3月14日起只发售5月12日及以前的车票,4月中旬起发售5月12日以后的车票。

按照铁路部门的说法,此次调图“大不同”,不是微调而是“大调”,是对现行运行图基本框架的整体优化,具有调整的全面性和战略性,而且通过此次调图的“路线图”和详情也不难看出,将大量增开动车、达到2100余对,甚至还重点安排三、四线城市站点,增开旅游城市、景点的列车,这种“调”法确实是大动作,也是多年以来“破天荒”的第一次,说明铁路方面在调整运营战略方面是“大手笔”的,无疑对进一步促进铁路事业发展、服务和保障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更加便利人们出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铁路运行图是铁路列车的“路线图”和“计划表”,别看只是一张图纸,其中却承载着许多东西。从铁路事业发展角度看,运行图是涉及到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什么如此讲呢?列车到底该通向哪里,开通多少次动车,设置多少个站点,构建什么样的运营网络,这些都关系到铁路事业的“命运”,其中最热点也是最引人关注的是,铁路客流量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如果热点城市和景区景点的线路优了,火车通了,必然会引来更多的客流,而如果在运营时间和计划上策划得更优一些,更切合民意一点,客流量实现大幅度增长必然不是问题,甚至出现“井喷”式增长也说不定。从这一点上讲,运营图的调整与优化,是让铁路运营更加科学合理,尽最大所能发挥铁路线作用与功能,最大限度吸引客流和增加铁路魅力,而在其背后则意味着铁路事业发展更加任性与潜力无限。

同时,铁路作为服务的“重头戏”,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青睐铁路,尤其是高铁动车,主要取决于它的方便快捷与实惠优越。目前看,进入“高铁时代”的地方不胜枚举,高铁的开通,让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让这里的人们出行更加便捷,畅享着“N小时经济圈”与“说走就走”出行的惬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休闲观念的不断改变,“走出去”已经成为一个时尚名词。但是,走,也要有交通工具,这次铁路重新进行运行图的大范围大幅度调整,不但在车次上进行了调整,而且在线路上更加接地气和向边远延伸,其它方面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这为今后人们更加自由的出行,带来的是“想不到”的变化,而铁路的服务也将从此变得更加“优”起来。

因此,铁路运行图调整,调整的不仅仅是一张图,也不仅仅是改变了几个车次、增加了几趟列车那么简单,其最重大的意义还在于,既为铁路事业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奉上了“点睛之笔”,正可谓是为铁路事业发展与更好的服务人民带来了“双优”效应。(吕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