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气球飞到铁路的接触网上。这事虽不是发生在厦门,却导致很多动车晚点,包括厦门的车次。(3月3日海峡导报)

生活中,“天外飞物”砸伤人、砸坏汽车的新闻不胜枚举。而近年来,铁路遭受“天外飞物”侵袭的事件也在屡屡发生。气球、风筝、孔明灯等等这些小物件,本是供人娱乐消遣,众人眼中其本身无危险和害处,殊不知一旦接触到铁路设备则成了大麻烦。一个小小的气球飞到铁路的接触网上,却导致了多趟动车晚点,给旅客和铁路部门带来大大的不便。这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应及时警醒和反思,莫让“天外飞物”屡袭铁路安全。

铁路沿线放风筝、气球等低空漂浮物看似无伤大雅,实则贻害无穷。这些“天外飞物”无论是落在轨道上、砸在车顶上,还是挂在触网上、缠在受电弓上,都会干扰列车运行,小则临时停车,大则弓网短路,失去电力,导致列车晚点、影响列车安全。笔者认为“天外飞物”屡禁不止的原因一方面是民众对铁路沿线放气球、风筝等的危害认识不足。很多人自认为,一个小小的气球能掀起多大风浪,殊不知这小小的气球却能逼停列车,而由此产生的“多米诺效应”更会造成难以预计的损失。另一方面是民众安全意识的淡保忽视周边环境,漠视明文规定,存有侥幸心理,若不及时醒悟,终将付出代价。

铁路部门应主动出击,深入沿线村庄和学校等开展教育宣传活动,正确引导周边居民和学生对铁路安全的认识。媒体部门也应积极发声,加强铁路沿线放气球、风筝等危害的曝光并积极引导追求新的更加健康而有意义的娱乐方式。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对于屡劝不听,一意孤行的居民,可将其拘留教育或将行政处罚结果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周边民众要加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铁路规定,莫再任性而为。发现他人放气球、风筝等时,不妨多一句善意的提醒,或许不经意的一句劝告就挽救了一场悲剧的发生。若真是想放气球、风筝等,不妨选择一个空旷、开阔的地点。

铁路运输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然而这些小小的“天外飞物”却随时可能危及铁路安全。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还请收起“放飞”的心,莫再因自己的娱乐之心造成铁路及旅客利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