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国公安机关“四项建设”年,在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可以说队伍正规化建设是基础,是核心,基础不牢,地动山遥而在队伍正规化建设中,科学有效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公安机关作为承担打击违法犯罪、行使社会管理双重职能的治安行政力量,更需要采取激励和惩戒机制提高民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随着社会治安及反恐工作形势的日益严峻,人民群众对民警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民警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空前增大,加上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在岗培训的时间和机会更是非常有限,队伍整体素质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度提升,再加上一遇执法问题外界质疑声不断,导致部分民警在思想上产生了一定的困惑,严重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队伍表现出思想不稳、爱岗敬业精神淡化,工作畏手畏脚、热情不高等现状。因此,只有制定出一套能够满足和迎合不同需要的激励和惩戒机制,才能真正为民警提供更多的“跑道”,将民警的个人行为最大限度地引导到组织所期望的轨道上去,从而提高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和整体战斗力。
一、队伍正规化建设要打造出“上下同欲者胜”的文化氛围,塑造出民警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基层派出所队伍而言,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尤为重要,精神风貌昂扬,则全所上下斗志高昂,民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反之则士气低落,人心离散,民警精神也将萎靡不振,做事拖沓应付。因此,要营造一种“上下同欲者胜”的警营文化,切实增强民警的主人翁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使民警的各项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
1.开展从警讨论活动。精神上的懈怠是最可怕的懈怠,在当今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态势下,面对不良思潮的侵袭,公安机关必须大力传承“入警誓言”,深入开展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三个谁”等主题大讨论活动,切实解决精神给养的问题,从本质上为民警提供明确而正确的政治方向,解决发展目标与努力方向问题;解决理想追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从行动上提供辨别大是大非的尺度,解决行为准则和职业操守问题;从激励机制上提供精神营养和动力源泉,不断打牢崇尚警察职业、敬畏国家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根基。
2.开展警示教育课堂。以正面与反面教育相结合,通过组织观看教育宣传片和通报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教育民警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告诫民警要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自觉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时刻坚守一名人民警察的标准和底线原则,正言正行。同时,结合规范日常警务活动,将值勤工作、执法办案、服务旅客等履职中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整改内容,并坚持公开通报,做到不遮掩、不逃避,使警示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民警切实感受到整改问题后的现实性益处,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开展典型引领交流。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性地挖掘身边民警身上的闪光点,开展“向身边的典型学习”、争当“模范标兵”等活动,使全体民警能够自觉的在思想、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主动查不足、找差距,用看得见、摸得着、身边的典型教育激励民警,使民警学有榜样,干有动力;另外,立足于推动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提高队伍正规化建设能力这个落脚点,切实发挥出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积极开展先进典型“结对子”活动,使少数人的优秀业绩和精神力量泛化成大多数人的精神共识和行动方向,从而带动其它民警奋发图强,使工作业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二、队伍正规化建设要打造出科学管理,奖优罚劣的竞争机制,激发出民警工作的原动力。
竞争原本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手段,体现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而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积极探索绩效考核新方式,不断激发公安队伍建设新活力。
2.加强素质强警,着力“五个提升”,加强警务实战技能。一是以提升信息化应用为主线。基础信息化能力现已成为最基储最重要、最必需的工作手段和技能,就象读书、写字一样,伴随民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懂信息化应用的领导,将丧失指挥权;不懂信息化应用的民警,最终将丧失工作岗位,这些话语将不再是警示性要求,而成为民警在实际工作中真真切切的体会。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增强民警工作生存能力;二是以提升执法规范化为主线。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执法形式已由“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这就要求民警尽快掌握所需法律知识、熟练运用法律程序,尽快适应工作需要,确保公安执法的规范化;三是以提升警务实战技能为主线。在当前反恐怖形势日趋严重的态势下,尤其是作为铁路车站这个反恐重点岗位,要求民警掌握实用有效地警务实战技能,真正能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冲得上去、处置的了。避免出现“打不赢、处置不了”的尴尬境地,夯实警务实战根基;四是以提升驾驭复杂局势能力为主线。把掌握社情民意和社会动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群众性事件处置等作为民警训练的必修内容,提高民警现场指挥、临机决断、依法处置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民警应急处突能力;五是以提升与社会公众沟通能力为主线。互联网及各类社交软件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使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公安民警的执法活动已被前所未有地置于社会的各种“聚光灯”下,这就要求民警提高与社会公众沟通的能力,善于进行舆论引导,学会在社会监督下工作,时刻做好接受监督的心理准备。
四、队伍正规化建设要打造出“玉汝于成”的暖警机制,提升出民警队伍的凝聚力。
面对日趋严峻的社会治安环境和反恐形势,使得基层民警们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疲惫感”和“焦虑症”,这时迫切需要得到组织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1.改善民警工作和生活环境。要把改善民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作为“暖警工程”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为民警创造良好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强化民警“所荣我荣、以所为家”的思想意识;爱护民警才华,确认民警能力,鼓励民警学习深造,营造干事创业的进取氛围;切实保障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不受侵害,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维权机制。
2.关爱民警身心健康。要把民警的身心健康作为“暖警工程”的头等大事来抓,完善民警健康档案;积极落实年休假制度,确保民警身心得到有效休整;开展家访谈心活动,加强与民警及其家属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民警思想动态,适时疏导和排解民警的不良情绪。适时组织民警参加心理辅导课程,通过积极向上的引导疏解心理压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