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影响,全国多地进入雨雪天气,给出行造成不便。为确保运输安全,高铁采取限速运行措施,民航航班延误,短途旅客剧增,但相比往年,此次铁路部门对于大雪天气的应对显得成熟、从容了许多。这一方面得益于铁路应急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大众在出行问题上更加理性,准备更加充分。
降雪带来的低温会使得接触网、道岔等设施受冻。接触网结冰会影响供电,而道岔受冻则会影响列车运行方向。为了保障旅客安全,部分高铁由原来时速的300公里减速到200公里左右限速行驶。同时,铁路相关单位出动了大量人员和机器,加紧除雪。疏导客流方面,铁路部门积极为滞留的旅客办理改签、退票手续,充分利用运能做好短途旅客运输。相比08年的雪灾,这次的大雪后,铁路部门显得迅速及时,“忙而不乱”,赢得了旅客对铁路安全的信任和理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出行之前都习惯先查看天气预报,再规划自己的行程。旅客们出门前多做些功课,既能避免在旅途中浪费时间和精力,也能为自己的出行安全增添保障,一举两得。夏有暴雨冬有雪,高铁要“高速”,更要“安全”。遇到恶劣的天气影响交通运输,与其愤怒谩骂,不如互相理解。试想冰天雪地中,铁路工作者还在奋力工作,抢修疏通,何其辛苦。
当然,如何运用科学技术减少天气因素对正常行车的影响?这是值得深思,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铁路部门的不断努力下人们乘坐铁路将更加通畅和平安。(李洪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