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杉矶时报》2月23日刊发了记者朱莉·的文章,题为《以乘坐时速180英里的中国子弹头列车迎接猴年》。(2月25日 新华网)

  中国的春运,外国记者也来看热闹,文中的作者用平和的语气,记录了中国人乘坐高铁的情形,同时,作者也把自己看到的中国高铁描述在世人面前。

  一年一次的中国春运,包含的内容很多,而承载着中国人的欢乐与悲伤,都或多或少的反映在我们乘坐的高铁中,美国记者用“这个节日承载着如此深刻的家庭责任以至于它引发了著名的地球上最大的年度移民潮”这样一句话来解释和定义中国的春节和春运,这或许正确,而中国特有的文化习俗,所构筑的独特人文景观,还是给作者以震撼。

  可以看出,美国记者在记录自己乘坐中国高铁的感受和对中国高铁的描述,观点不偏不倚,并且不带色彩,这为美国民众和西方世界更加全面详实的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户。在作者细腻表达了中国人的乘车状态时,老王和露露、杨梅母女,也正代表着当下时代与发展中的中国人,而老王喝花生牛奶看手机和露露吃的巧克力,也真实记录了中国人的生活现状。

  作者在文中表白最多的是对中国高铁的介绍,通过高铁运行速度、乘坐时间、票价和隧道长度的对比,将一个崭新的中国高铁形象放在世人面前,也让人很直观地了解到中国高铁的模样。笔者假想,如果自己是一个从未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在看到此文后,也会深切的感受到中国高铁的进步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变迁,而在这里,也更能让人体味到悠久古国的现代文明气息。

  毋庸置疑,中国高铁发展的成就世人瞩目,而真正了解中国高铁和愿意述说中国高铁的外国人并不多,从许多人的不认同、不了解,到美国记者乘坐中国高铁的亲身体验,说明中国高铁已经让人产生兴趣和认可,这种由外国人主动介绍中国高铁的事例,似乎表明中国高铁的发展进步,俨然代表着一种前进的中国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形成和建立,更是在国家和人民努力实现中国梦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然,中国高铁何以让国人自豪,又何以有走出去的勇气。

  眼下的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生产力代表,这种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出行方式的便利交通工具,正放射出夺目的光芒,而在这种光芒映照下的中国,愈发显示出自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