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宣布,从今年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自行定价。

此次国家发改委下放高铁定价权,这对于正在饱受亏损之苦的中国铁路总公司而言,无疑不是利好的消息,持续多年票价一成不变的时代终于终结了。此举意味着中国铁路总公司改革正逐步实现迈向市场化的目标,自从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成立以来,改革节奏缓慢,似乎让人看不到改革带来的变化,就好像一直按着原铁道部制定的政策在运行,使企业缺乏经济活力。但这次国家发改委的举动完全打破了这一僵局,一方面让铁总拥有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加快了铁总改革的步伐,为实行全面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还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国企改革必然需要国家的参与,毕竟企业单方面的力量是有限的,国家发改委充分考虑到铁总的处境,把票价定价权下放给它,促使它向市场经济发展。铁总也在第一时间反应,接好权利棒,积极参与计划的实施,我想铁总的全体人员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是多么的兴奋!发改委对铁总抱有很大的信心,也想信铁总有能力利用这个权力改变经济低迷的现状。

运输市场需求和运能出现了两极分化,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拥有自主定价权会有效遏制资源流失,实现产能运能市场供给一体化,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我们都知道,高铁发展已达到惊人的高度,虽然乘坐高铁的旅客很多,但是它所创造的利益并不像我们心目中想象的那样大,建设高铁所需要的经济投入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资金基数比较大,在短时间内很难赚回本金,而且部分线路亏损,在这种下,发改委可谓是雪中送炭,力推铁总,使铁总根据市场环境和供需平衡等因素制定更为科学更为人性化的高铁票价政策,给公众一个满意的回答。

作为传统的运输行业,铁总坚持以人为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经营理念,一直都是默默付出,建设这么多高铁线路供人们出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重视旅客的原则。铁总有票价定价的权力,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由,亏损的局面不能重复上演,提高高铁票价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更何况它还处于亏损的状态,外界不应该有质疑,至于票价究竟能提高多少,铁总会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商讨,再加上经过国家的监督,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郭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