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铁路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路保险公司”)了解到,自去年11月1日,全国铁路推出可自由选择的“铁路乘意险”之后,截止到今年2月15日,已销售出778.65万份,平均每天售出7.28万份。但与全国每天售出数百万火车票相比,铁路出行保险的购买比例还比较低。(见2月19日北京青年报)
去年11月1日,消失了两年十个月的铁路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再次回归人们的视线。与几年前不同,此次推出的“铁路乘意险”由强制改为了自愿购买。
也许人们早就习惯了买火车票的同时就一同买了保险,自愿购买“铁路乘意险”还没有引起出行人们的注意。安全出行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安全我们不仅仅需要重视,还需要一份保险来应对不时之需。
近几年,铁路在出行安全方面的工作是得到了全社会认可的。从工作人员的细致服务,到安保检查,再到候车、下车规范引导,这也是我们不少人忽视购买乘意险的一个关键原因。但对于保险而言,这些都是不矛盾的,所谓保险不过是有备无患。
至于从强制到只愿购买铁路乘意险,笔者认为这个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显现了铁路部门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这是值得点“赞”的。
众所周知的是,过去人们对于保险这一事物虽有所了解,但不是非常熟悉,有一种近而远之的感觉。认为保险虽然有用但与自己的生活似乎没什么关系,谁也不是为了保险去生活,国民总体在保险领域的意识不强。所以此时的强制保险反而是对出行人群的一种关爱和呵护。
现今,随着商业保险市场的推广,从医疗、养老,到买车、坐车,民众对于保险不再陌生,保险成了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社会生活,所以此时的强制保险也不再适应时代需求。出行民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来购买保险,有需而求,确实让民众更加实惠、方便。
自去年全国铁路推出可自由选择的“铁路乘意险”之后,购买虽然达到7.28万份,相对于车票购买率还有所偏低。在自愿购买“铁路乘意险”方面,铁路部门而推出的这一过程中,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需要完善,也需要广泛地宣传。但在“铁路乘意险”购买方式调整背后,让我们对铁路出行有了更多期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