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站执勤民警正在售票大厅维护购票秩序,随身携带的对讲机内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叫,经检查,从X光成像的外观和比例上看,的确像是一把组装完整的狙击枪 。民警对目标旅客进行盘问,旅客一直声称只是一把玩具枪。民警依法对该旅客进行法制教育,同时收缴该仿真枪。(中国网 2月13日)

从今年1月10日起,新修订的《铁路进站乘车禁止和限制携带物品目录》正式实施。新的“禁带目录”里明确规定“菜刀餐刀”“活动物”“仿真枪”禁止带入火车站。但这位持枪当事人似乎不以为然,动起了歪脑筋,试图将“狙击枪”带入车站,不仅没能蒙混过关,却落得“人在囧途”。为何此现象频频出现却又屡禁不止呢?

首先,部分民众公共安全意识缺失。置身于社会,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遵守公共秩序都是应尽的义务。小小的仿真“狙击枪”不仅售价不菲,且性能上具有匹敌“真家伙”的杀伤力。认为只要将其说成“玩具枪”就能蒙混过关简直太天真。如若无知而为,“铤而走险”,“脑热”行事,受到处罚在所难免。此等得任性妄为都是“脑热之人”公共安全意识缺失,不能正确意识到携带违禁品的潜在安全隐患,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其次,民众自觉性差,抱有侥幸心理。像前几日爆料的火车站安检口一女子为过安检活鸭现杀,还有把水果刀藏在内衣里试图侥幸蒙混过关的糗事。显然这些民众心里似明镜,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国人的素质的确有待提高。于是乎铁路部门加大安检力度,将安检工作“做实、做细、做斜来把好乘客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关,不但让违禁品上不了车,更要让乘客对违禁品有充足的认识,防止再有此类现象发生。

面对屡禁不止的违禁品“勇闯”车站,该如何制止呢?笔者认为,防范危险品还需各方努力。首先,铁路部门、新闻媒体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加温情提醒的次数,在车站和车厢内增加播放禁止携带违禁品的微视频或公益广告,让旅客认识到违禁品的严重危害性;其次,车站的安检部门加大对乘客的检查力度,把好公众安全的最后一关;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旅客自身。要加强对危险品的认识,提高安全出行意识,同时在提高自身认识的时候也要将安全知识传播给他人并且互相监督,发现有其他旅客携带危险品及时善意劝告,共同维护好乘车安全。莫让安检口重演“泰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