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记者从成都铁路公安获悉,近日成都铁路公安在安检中挡获一名怀揣50厘米管制刀具的女子,进一步检查中民警竟发现该女子的上衣、棉裤、行李中装有7万元现金。(2月14日 中国青年网)

这则咋一看,不免一阵惊愕,要不假思索的批评一番。末了,才知道该女子是精神病患者,当然这就另当别论,不是她有什么“免死金牌”,确实是其行为不受其意识支配,多说无益。

前者还有一男子持冥币购买火车票遭拒,大闹火车站,结果也是精神失常。精神病人如此频频惹事,到底谁才是“病人”,到底谁应该吃药?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其实不论是精神病人肇事,抑或是其自身有事,都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再加上现在全民备战春运,许多人为此舍掉了家人的团聚,舍弃了休息的时间,舍掉了回家过年的机会,如果精神病人再来添乱添堵,那不仅仅是不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其实要避免精神病人肇事,还是有径可循的,有“药”可吃的。

首先,家庭监管负起责任是一味药。以笔者的理解,所谓的“精神疾脖,抑或是“心里疾脖,多半是受了重大刺激或是长期不良情绪的郁积,不得宣泄造成的。所以他们需要的是关心,是心理疏导,而不是一条冰冷的铁链,一间密闭的房间。家庭要尽到看管责任,而不是不闻不问的“为虎作伥”。难道精神失常就可以胡作非为么?监管不力要追责对于这些家庭无疑是一碗“醒酒汤”。

其次,社会及时的救助是一味药。社会的救助不单是医院添一张病床,请几个医护人员了事。社会救助应该是一个体系,比如社区或是村委会及时做好摸排,适时做好心里干预,能够解决的困难及时解决,而不是站在窗外看风景。再者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看不起病,要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说到底,精神病人的存在不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是一个迫切的社会问题。

最后,加强公共管理也是一味药。应该说,它是防止精神病人肇事的最后一道屏障。就比如新闻中的女子,她是如何购买这么长一把刀而无人管控?为什么这么久没人发现她患有精神病?这足见公共管理的缺失,如果都像“朝阳群众”一般的火眼金睛,想必精神病人的肇事会少之又少。

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精神类疾病的增多,也反映出社会的“病态”,需要全社会足够重视才是,包括社区等基层组织,要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帮助,营造出一个实实在在的和谐社会;国家层面要多加关心弱势群体,出台政策不怕面面俱到,兼顾整体利益也要考虑局部利益。这样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社会一个清净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