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进入高峰,但各种“状况”接连发生。日前,受异常天气、道路拥堵等因素影响,广州、上海等地火车站出现了大批旅客滞留现象,一些地方旅客也遭遇误机、误车等问题,给回乡之路蒙上阴影。(新京报)

火车因其方便、快捷、实惠、运输量大等多方面的原因,是我国大部分人出行的首选工具,尤其在春运期间,铁路部门更是“运筹帷幄”通过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及高铁,让在外务工的旅客踏上与亲人团聚的返乡之旅。

铁路与航空、公路、水路一样是受自然天气状况影响的,大雪天或是暴雨天气,航班可以临时取消,汽车可以改换线路或是停开,由于铁路的两条铁轨是固定的无法改道或掉头,而且在春运特殊时期,列车的运行线路计划和时间安排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在遇到恶劣的天气,铁路部门为了确保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只能降低速度,自然会影响正点率。

对于春运出行的旅客,在遇到列车晚点时,遵守车站乘车秩序,多些理解与支持,却不再仅局限于民众“乘车文明”,其延伸的却是一嘲国民素质”考验,如何通过这嘲大考”,出行的旅客还需“谨慎”,考出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考出“风格”。对于那些急躁而可以去冲破队伍秩序,想要尽快上车而攀爬栏杆的旅客确实还需“三思而后行”。铁路部门在面对因恶劣天气而影响列车晚点,滞留旅客的现象定会“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把服务工作做的更细,更精,目前已通过加开旅客列车和组织更多铁路职工争分夺秒扫除“冰雪障碍”,正为急切回家的旅客尽快疏通回家之路而努力。

笔者认为,我们应更应感到欣喜,铁路部门始终践行着把旅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提高服务旅客标准放在第一位的承诺。但是自然灾害面前很多时候铁路部门也是显得那么无力,旅客也要理性地对待晚点,对因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造成的晚点给予理解,在春运社会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带着一份理解,带着一份包容,更带着一份认同,彼此营造一种互相理解与包容的氛围,使我们的回家之路变得更加安全、更加和谐、更加温暖。(汪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