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铁路线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火车作为交通工具。车厢干净整洁环境舒适,令人愉悦,但某些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却相当令人闹心。
今年1月7日,在从北京西开往湖南祁东县的K157次列车上,一位列车员谷宜煜在清扫垃圾时,看到三个小孩吃完东西随手就把垃圾扔到了车厢的地面上。于是,他找到孩子的家长说:“看好小孩,不要乱扔垃圾。”谁知,三位孩子的家长不仅不道歉,也不教育孩子,反而甩下一句:“孩子太小,我管不了。”谷宜煜听到这番话,便又对孩子的家长说:“就是太小,才让他们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不然长大了你还怎么教?”不料孩子们的家长却羞辱谷宜煜道:“我们不扔垃圾,你还不下岗了!你就是一个扫地的。”面对这样的人格侮辱,谷宜煜一时情绪上头,愤怒地回了一句:“火葬厂那里的职工还闲着,你怎么不去让他们也有点事做!”这时,那位此前还宣称管不了自家小孩子的家长,拿起了电话,投诉了列车员谷宜煜,宣称对方侮辱她。结果,列车员谷宜煜却被罚款500元,列车长罚款250元,副车长罚款150元,乘客却没有得到任何处分。
面对车队这种为息事宁人而委屈自家员工的做法,广大网友自然是为谷宜煜感到不公,毕竟是那位乘客纵容孩子不文明在先,进而又侮辱人在后,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舆论也倾向于为谷宜煜鸣不平。旅客购买的只是优质的服务,不是去购买别人的尊严,不文明的行为,将会受到大多数群众的谴责。
凡事都应该在法律的框架内,形成一个约束各方的规范。但社会上很多单位为了减少很多麻烦和投诉,往往牺牲的却是自家单位的个体的权益。正是在列车上,对广大乘客的不文明言行缺少相应的法律管理条例,所以列车上“摸得着,闻得到,听得见的不文明”乱象总是屡禁不止。如乘坐火车时,有的旅客故意将吃剩的饭盒丢弃在厕所,导致厕所堵塞,旅客随意吐痰,乱丢垃圾,整个车厢垃圾成堆,当列车发生晚点、设备故障、乘车旅客拥挤等情况发生时,有少数旅客对服务人员指责、谩骂、侮辱,甚至是人身攻击等许多不文明的乘车现象随处可见。
车厢是公共场所,对于乘客在列车上的严重不当言行,有关部门应该有相应的管理规范条例加以约束,这样能弥补了公共道德规范约束力的不足,既保障了乘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也避免了不文明行为给其他乘客带来的不适。我们每个人都是列车上的一个文明元素。和谐舒适的乘车环境不仅要靠工作人员的维护,更要依赖于每一位乘客的克制和遵守。因此乘客都应该注重公共场所社会公德,尊重他人,从言谈举止、文明细节规范起来,相互理解,遵守文明秩序,文明乘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