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运”高峰的到来,本该在话题最高点的“春运”一词,今年却一改往年的常态,被“15元盒饭”抢了风头。一条名为“高铁上定价40元一份的盒饭是否合理?”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上疯传。等等,或许有人要说,小编一开始不是说的是“15元盒饭”吗,怎么现在又变成40元了呢?请听小编说下去。

要说“15元盒饭”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和小编一样,都未曾听说过。据知情人士透露,现在高铁或者动车上,不仅仅有40元这个价位的盒饭,还有一种15元一份的盒饭。其实,早在2014年,铁总就出台过文件,对高铁餐饮进行了规定。《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明确规定:“供应品种多样,2元预包装饮用水和15元盒饭不断供。”与此同时还出台了一份《关于加强动车组餐饮工作人员管理的通知,要求15元餐不低于配送量的30%配比。

鉴于高铁的密闭环境和食品加工场地的局限性,导致和多人习惯用“有色”眼镜来看待高铁餐饮服务,高铁餐饮的质量不良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必然认知。其实,对于高铁餐饮来说,铁路部分也考虑到旅客的实际需求,也是让旅客在“自带食物”和“购买盒饭”之间自己做选择。在乘坐高铁和动车时,旅客朋友们是可以选择自己外带食物进入车厢的,列车上也提供自取热水等服务,能满足旅客朋友的基本需求。而没有外带食物的旅客,可以选择进入餐车购买盒饭,在这一方面看来,高铁餐饮服务并不存在强卖的行为,完全是旅客通过自己的意识,进行的一种自我选择。当然,还是要回到高铁上食品加工的场地实在局限,所以可能会导致高铁餐饮并没有旅客期望的那样美味、丰富。实行不同价位的盒饭能够满足不同消费水平人群的需要,丰富了列车的餐饮结构。

当然,在这一件事情的背后,也暴露出铁路营运单位的一些问题。一是要让旅客朋友消费的更加明白,对于低档位的盒饭要加强宣传,餐车工作人员有告知旅客详情的义务。二是铁路部门要通过技术革新,进一步丰富菜品,提高菜品质量,能够更加取得消费者的青睐。最后要多倾听旅客新生,做好监督工作,真正让高铁餐饮成为高铁服务的一张闪亮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