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男子因多次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处理后产生报复心理,利用“110”电话3次谎报爆炸警情。上海铁路警方快速反应、连夜侦查,仅用12个小时就将“报警”人抓获,及时消除了危害。涉案人陈某已被上海铁路警方刑事拘留。(1月14日中国青年报)
相信看到民众看到类似报假警造谣的新闻早已不是一两次了,从“喝醉了”报假警到此次“报复社会”报假警,每一次的报假警造谣都让民众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在当今这个文明社会,大家的思想认识都在逐步与时俱进,还频频出现“报假警造谣”的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沉思。
首先,民众对报假警造谣的危害性认识严重不足。一部分民众素质较低,自己犯错不知悔改反而怨天尤人,因此产生报复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不惜报假警造谣来泄愤。当然报假警造谣也有一部分民众为了提高社会关注度。因此不管出于怎样的原因,报假警造谣的危害性都是非常巨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由此可见,报假警造谣不仅损坏了自身形象,引起了社会极度恐慌,更触犯了法律。
其次,对于报假警造谣的监管乏力。随着通讯系统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也更加便利,使得部分戾气充斥者更加肆无忌惮地报假警造谣,以此来泄愤。但别忘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任何公然挑衅公共安全者都将难逃法律制裁。根据《刑法》规定,该男子因编造爆炸威胁的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引起社会恐慌,其行为已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等待他的必然是牢狱之灾。
报假警造谣害人害己,不仅触犯了法律,还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恐慌。 笔者认为,既有恐怖分子借机在幕后推波助澜,也有个人对社会现实受挫发泄私愤的。那么如何杜绝报假警造谣呢?首先,相关安检部门加大火车站甚至是火车站周围的安检力度。其次,铁路部门应联合新闻部门宣传引导民众安全出行。此外,作为民众我们更要补上个人文明这一课,慎言慎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