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名为“高铁上定价40元一份的盒饭是否合理?”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上疯传。更有网友曝出,列车上疑似“限售”15元的盒饭,要买到15元一份的盒饭还需要花点心思。对此铁路方面昨天回应,根据规定高铁动车上多个档次的盒饭基本要确保供应,配餐比例按照运营情况实施,如果15元的卖完了,在后续车站将及时补充上车。(新华网)

一次就餐的价格,除由其主要食材成本组成外,还包括诸如就餐环境和商家所提供的服务等等因素。这也是同样一碗面,在路边摊吃就几块钱,在星级酒店吃就需要几十块钱甚至更多的原因所在。值得一提的是,几乎从来没有人投诉过星级酒店的面比路边摊的贵,其中的缘由的确需要铁路部门深思。

铁路部门在高铁上提供15元至40元价格不等的盒饭,不同的食材构成不同价位的用餐,或许在铁路部门看来这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但问题在于,在铁路部门看来食材更为精良价格只是稍高的盒饭为何没能赢得旅客的青睐,乘坐高铁的旅客为何如此热衷于食材一般的15元盒饭?难倒旅客们不愿铁路部门提高服务,让自己的旅途更加温馨舒适吗?当然不是。

高铁连年上涨的旅客发送量足以说明广大民众对于便捷舒适出行,享受更好出行服务的需求。此次盒饭事件过程中铁路部门之所以受到诸多质疑,笔者以为其真正的原因在于,或许在旅客看来,15元的盒饭和40元的盒饭差异并不那么明显。或许在大多旅客看来,15元与40元的盒饭差异无非是你吃鸡腿我吃鸡蛋而已,如若真是如此微乎其微的差异,那谁又会为如此微小的差异买单呢?

除此之外,15元盒饭的卖断还说明了餐车在备餐时对目标消费群体的估计不足,对不同就餐群体对不同价位盒饭的需求缺少相对准确的把握。

高铁列车提供不同价位的盒饭,以求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满足不同旅客的消费需求,出发点本没有错。但舆论对于此次事件的态度表明,在列车就餐方面的差异化服务显然没有实现铁路部门提升服务,赢得更多肯定的初衷。差异化服务的提供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让旅客能够强烈感受到的。一碗面在星级酒店比在路边摊贵几十甚至上百倍依然有人去吃,原因很简单,因为星级酒店的这碗面并不只是换只更好的碗。他还提供了周围良好的环境和完善的服务等诸多配套设施,而这些配套让人能够明显感觉到更加舒适的差异化服务。

由此可见,只有在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对日常就餐情况的统计分析,精准把握旅客的差异化用餐需求,才能让铁路部门的差异化服务赢得广大旅客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