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与泰国交通部部长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泰政府间铁路合作框架文件,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与泰国商业部外贸厅厅长签署了100万吨泰国大米进口合同。这就标志着搁置了两年多的中泰“高铁换大米”计划的重新启动,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为泰国建设高铁的项目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那究竟什么是所谓的“高铁换大米呢”?这个项目最早能追溯到2013年,当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泰国期间,双方在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明确透露,中国将用高铁换取泰国的大米。接着2013年10月11日,在曼谷发表的《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中称,中方有意参与廊开至帕栖高速铁路系统项目建设,以泰国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这就是当时震惊国际的“高铁换大米”项目。

提到“高铁换大米”,大多数人乍一听肯定是觉得严重不靠谱。因为大米怎么看也不是一件适合贸易交换的商品,大米的单价较低而重量较大,在双方交易的过程中需要很高的运输条件和大量的仓储空间,这样一来就这桩交易背后的附加成本就大大地升高。不单是如此,数量如此巨大的大米在交易成功后则需要我方单独销售处理,如果没有合适的销售渠道,就会造成令人意想不到的巨额亏损。所以说怎么看这桩买卖都是不合理的。可是如我们冷静下来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来看,就会发现这桩交易不是那么的不可理喻,甚至对中泰双方都能互相带来益处。

首先就拿中国来说,就在近几年中国进口大米的数量逐年攀升,国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国优质大米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其中对泰国大米更是钟爱有加。况且,在这桩交易中,泰方大米的单价必然会给一个大大的优惠,这样一来这批大米来到国内就不愁没有销路,而且也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对国家带来的实惠是不言而喻的。还有就是这项举措把搁置了两年多的中泰高铁项目重新提上了日程,这对于中国铁路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不仅如此,中泰两国还可借此增加两国友谊促进双方深度合作,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再来说说泰国,高铁给这个国家的经济,民生,带动就业等方面带来的好处我们不消多说。这我们就来说说“大米”。 泰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农民,泰国政府从2011年10月开始实施类似中国的大米托市收购政策,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水平从本国农民手中收购大米,使得大批粮农受益。但是,高价格导致大米出口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大量的囤积。泰国政府每年在这些大米的仓储费上就耗费数十亿美元,以至于国家财政严重亏损,不夸张的说,过剩的大米已经成为泰国政府的“心腹大患”,可是如今和中国合作,这些大米不但找到了一个好的销路,更重要的是能抵消一部分修建高铁的费用,这对于“不富裕”的泰国政府来说的确算是一个大大的福音。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项看似对双方对利好的交易背后隐藏着困难重重,想做好这笔买卖每个环节都需要缜密的部署和强大的执行力。如果想把现实变得像理想一样丰满,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认真谋划,脚踏实地的走好今后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