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审计署公布8月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审计公告显示,部分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缓慢,主要涉及铁路、水利、公路等领域193个项目、2868.62亿元投资。其中有五个铁路项目和六个省份的水利项目投资完成率为0%。(10月9日《中国网》)

火热的黄金周刚刚过去,人们出行的激情似乎仍在心头萦绕。随着黄金周里有关交通出行的统计数据公布,铁路不出意外的继续成为行业内的弄潮儿。全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和总客运量均刷新历史纪录,新闻媒体里各大火车站人潮汹涌的场面,无不显示着铁路作为国家骨干运输部门的地位无可争议。众所周知,高铁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显著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铁路建设也正成为地方政府部门之间争抢的“香馍馍”。

国家层面对于铁路建设的态度一直是肯定和鼓励的,这从发改委频繁批复铁路建设项目可以明显看出,而从年初开始不断调高的铁路建设项目总投资已达8000亿之多。按理说,当下铁路建设占得天时地利人和,应该呈现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尽然,审计署发布的公告反映出一些地方铁路建设存在的客观事实。

铁路建设,利国利民,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但围绕铁路建设的相关问题也颇让人头疼。其中最突出就是资金面的短缺。过去国家铁路国家修的概念似乎成了定势,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应对之措。 毕竟那时国家经济实力弱,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办象修铁路这样的大事。而今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概念已深入人心。且不说铁路总公司背负沉重债务,即便国家对待铁路建设仍旧进行大包大揽,即不现实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所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铁路已敞开大门欢迎社会资本的进常不可否认,用市场的眼光看待铁路建设,必然会有所取舍。中西部地区经济力量薄弱,相应的铁路建设难免会存在滞后现象。这也就出现了审计署公布的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大理至保山段由于建设资金未及时拨付到施工单位,导致施工进展缓慢,完工时间推迟到2019年底,至少延迟5年时间。其他还有近三成铁路项目投资计划完成率低于50%,其中20个项目低于10%的情况。

除了资金面的内部问题,还有场外因素的影响。象审计署指出的前期准备、征地拆迁等问题。铁路建设项目在立项时各方往往是群情激扬,迫不及待。但在触及利益分工等敏感核心环节时,就会有各方势力、各种擎肘随之而来。协调得好皆大欢喜,协调的不好就很难按计划进行。尤其是征地拆迁,铁路并无实质利益纠纷,却常常成为利益争夺的受害者,这让人很无奈。

近些年来,随着铁路的飞速发展,人民的出行更加快速便捷。在此希望全社会的有识之士都能够关心和支持国家的铁路建设,让我们的钢铁长城更加稳固和强大。(李永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