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和中国激烈竞争的印度尼西亚高铁计划,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的特使29日与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举行会谈,向日方传达了印尼不采用日本方案的想法。菅义伟对此“深感遗憾”。(9月30日 网易新闻)

古代有一句话叫做: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比喻的是一种用卑劣的手法推测他人心思。说得简单点总是把人往坏了说。虽然中日高铁之争尚未到如此地步,可是纵观日本舆论的导向可以看出除了欲与中国争夺高铁项目之外,还有别的用心,对评判高铁项目可谓到了狂热的地步,那么为何日本热衷评判高铁项目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中日随着政治、经济上的摩擦,以及右翼势力利用媒介来渲染夸大中国威胁论,日本政坛想借着高铁争夺战这个“东风”操纵民心。记得以前就有过这样的例子:有一家日本右翼媒体看到中国体育代表队胜利就减少这样的报道,遇到中国队输了就各种夸耀日本队如何勇敢。现如今,中日高铁之争,中国一旦输了,那么日本媒体加以报道声明日本是用实力赢得的这场胜利,如果中国赢得胜利,那么媒体会争相报道日本如何卖力解释,如何冲破中国用金钱收买的人心,企图用这样的方式让老百姓厌恶中国同情日本,从而为日本在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错事上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总之意图就是为了让小人君子化,让君子小人化。

其次,日本之所以这么热衷,关键点在于在军事、经济等方面逐渐被中国赶超后,自信心上唯一可以得到一点安慰的就是科技。的确,日本的科技非常先进,也值得学习,但若容不得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状未免小家子气了一点。经常听闻国外媒体,特别是一些被日本右翼控制的媒体发出这样的评论:中国高铁出口都是打着日本新干线的旗号,是从日本偷学而来。且不说证据上的不足,过去确实从日本引进过动车,但日本动车卖给中国的实际上是很多年前快要淘汰的产品,不仅车厢跟不上时代,速度也只有250公里可以跑,完全和现如今的380D不在一个台阶之上。况且,日本在给中国动车的时候每一次维修必须日方派人,且周围不允许有中国工程师在。严防死守之下,何来山寨之说?只能说,为了这最后的“尊严“,日本右翼是已经豁出去了。

再者,日本对于评判两国高铁胜利的不同声音,也是为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局面“叫屈”,希望有更多国际力量可以帮助它。随着日本常态军备的开启,战争的利器已经打开,而且日本还制定只要在自己国土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攻击他国,那么若是它自身造成的资源不足呢?如此条款,笔者以为这是侵略的信号已经很明显。但是正因为这种明显,和日本交心的国家除了菲律宾没有原则的外交和少数几个国家在经济诱惑下作出的选择外,包括美国在内都不希望事态再度扩张。日本利用表示遗憾的口吻一方面给他国制造压力,另外一方面在国际上制造中国打压的舆论,企图帮助它得到更多不合理的同情。

笔者以为这样的热衷不如省省为好,以小人心,度君子腹,实非一个有着近2亿人口的发达国家所为,而且这样的利用一旦被日本民众所醒悟到反而会给自身惹上不少麻烦,与其舆论造势不如像中国一样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发展,放在民生上,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