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源远流长,家书历来是重要的媒介。许多著名的家书远远超出沟通感情的范畴,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西汉才女卓文君给丈夫写过一封家书,人称数字诗,在感情出现危机的关头用智慧挽回了丈夫的心,令人叹服。宋朝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恩爱情深,鸿雁传书,写出了“人比黄花瘦”等人间佳句,流传至今。明末清初,朱柏庐所著《朱子家训》,短短600 余字,写尽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句子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近代革命志士林觉民所写《与妻书》,缠绵悱恻,荡气回肠,革命大爱与儿女情长交相辉映,充满家国情怀。

中国人是一个含蓄、不善表达的民族,家书这种表达方式朴素而温暖,很好地弥补了交流的不足。记得在十几年前,家人、朋友之间还是经常写信的,至今我还保留着厚厚一沓。很喜欢收到信的感觉,小心翼翼地拆开,字斟句酌地阅读、回味,一整天都是欢喜。也喜欢坐在灯下写信的感觉,思绪专注而宁静,千言万语说不尽,如流水般倾注笔端。也喜欢把信放进邮筒时的那份郑重与希望,以及等待中的那份煎熬与甜蜜。唐朝诗人张籍在《秋思》中写道:“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寥寥数语,异乡人的思家之情跃然纸上,真挚的情感穿越时空。

现在,时代的脚步越来越快了,慢节奏的生活态度不受欢迎,家书这种交流方式不知何时淡出人们的视线。大家都忙着上班、忙着创业、忙着赶路、忙着挣钱、忙着各种的事,甚至忘记自己是因什么而忙。交流的方式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电话、短信、QQ、微信等不一而足,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未因此而更加亲近。许多时候,我们都是各自对着各自的手机或者电脑,整日对着触手可及的一个个头像,却没有沟通的欲望。许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是那么忙,但也没有主动给家人打一个问候的电话。其实相对于面对面的表达和电话诉说,家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在亲人之间。有时候,有些话面对面时说不出口,电话里又词不达意,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是最好的表达方式。有时候,有些话当面说会让人不好接受,甚至引起更大的争吵,而一封于情于理的书信则可以润物无声,化干戈为玉帛,释前嫌于无形。

诗圣杜甫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虽然沟通的方式不一而足,有时候还是可以拿起手中的笔,写上一封家书,寄上一份礼物,倾吐一下尘封的思绪,送出一份久违的惊喜。不要以为亲人之间,说不说都没关系。有时候,我们不需要那么快的节奏,只需要周到、细腻的行动,比如写一封家书,叮嘱叮嘱父母的身体,安慰安慰妻子的辛苦,关心关心孩子的学习,顺便告诉他们:“我在这里挺好的,工作顺利,一切平安,你们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