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多月持续的高温炙烤后,8月2日,三秦大地终于迎来了一场雨。然而,这却是一场暴雨,人们还没来得及享受它带来的凉爽,就不得不面对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公路积水、房屋被淹,更严重的是山体滑坡、泥石流漫道等等,于是,铁路线路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破坏。2日20时24分陇海线窑村至灞桥上下行线路中断。经过铁路部门连夜冒雨抢修,8月3日凌晨4点20分,陇海线恢复通行。
但正因为如此,铁路列车大面积晚点,大批旅客滞留火车站。各大车站、站前广场人满为患的照片在网络上充斥着,人们对列车晚点、被困车站或者列车上的抱怨声也刷爆了朋友圈和微博。一时间,人们群情激奋,纷纷指责铁路无能,质问声、谩骂声早已盖过铁路工作人员的解释声,有些车站甚至还出现了旅客冲击检票口,跟铁路工作人员发生冲突的事件。
当然,如果我是被困的其中一个,面对看不到头的等待,我也会着急、也会抱怨,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列车限速、晚点、停运,对于那样的运行条件,火车敢开吗?能开吗?
几个月前的“东方之星”客轮失事事件还历历在目,400多条生命就因为那一分多钟的瞬时大风,永远地陨落在长江里了,事后,多少人曾问,天气恶劣,为什么不停航?为什么还要开船?可一切都晚了。如今,类似的情境又发生了,不过铁路部门提前采取了一系列保障安全的措施,列车限速晚点、迂回停运,避免了发生事故的一丁点风险。无奈之举虽然造成了些许损失,但和人的生命安全相比,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呢?难道真的要等到千余条生命不再重来的那一刻,我们才要去摇头悔恨、扼腕叹息吗?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作为公众,不求我们有一眼看清问题本质和根源的本事,只求能遇事多看一眼、多听一些、多想一下,别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我们能看到大量旅客滞留车站,也应该能听到铁路工作人员被人群围住,用尽全力解释安抚的嘶哑的声音;能看到票厅的退票长龙,也应该能看到窗口里工作人员满脸的倦容;能看到被困列车的缺水少食,更应该能看到铁路抢修人员顶着大雨维修线路那满身的泥水。我们有监督社会黑暗的权利,更有传播正能量的义务,莫让情绪左右了大脑,莫让本不该发生的悲剧重演。(张芸)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