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全路运输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国铁路总公司强调,各铁路局要统筹兼顾,加强日常运输组织,积极促进客货增运增收。

面对悄然逼近又不知何时能了的晃晃无宁的新常态,各铁路局都积极响应铁总号召,先实现自身管理模式的有机调整,再实现运营模式向现代物流方向转型,减少新常态大宗货物运量减少及其他交运形式对铁路的冲击等一系列对铁路运输效益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路客货运输均保持较好水平。

调查资料显示,7月中旬,全路零散货物日均装车环比增长5.7%,批量快运日均装车环比增长3.2%,集装箱日均装车环比增长2.4%;另一方面在暑运客流拉动下,7月份,铁路客运量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截至7月26日,全国铁路今年暑运累计发送旅客20691.7万人,同比增长9.8%。

对比于日渐不景气的其他行业,铁路部门在新常态里依然保持客货运量不下滑,同比呈增长态势,还要仰仗于铁路部门在新常态里走出来的新的发展路子。

首先,以国家政策支持,大量投资兴建高速铁路的大好形势为依托,提高基础铁路设施建设所需的大宗货物运量,以填补以往的煤炭、油料等其他货物运输量减少造成的收入下滑。

而后,改变自身经营思路,逐步实现向现代物流转型,提高零散货物运输量,增加这方面的收入,扭亏为盈。

再次抓住各地高速铁路不断运营开通的大好时机,从实名制查验、站车联网售票、退改签等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大12306网购火车票开车前半小时售票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列车广播及时公布票额信息,组织好高铁动卧列车开行,努力增运增收。

最后,以中国高铁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开拓海外市常不仅在发展中国家获得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的发展良机,在欧美一些国家也捷报频频:德国铁路公司选中了中国高铁的机车及零部件设备,中铁二院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承接莫斯科-喀山铁路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出口欧洲动车组下线竣工,“铁路工厂”坐立东盟,“中铁国际”走进美利坚合众国等一系列既定的事实,都已证明国际市场已然向中国铁路开启了大门。

这就是中国铁路在新常态里努力保持现有的运输量不下滑的同时积极去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走出来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坚韧之路,辉煌之路。

改变思路适应常态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强化自身硬件建设,抓住契机提高整体服务意识,走出国门势必奏响腾飞之歌!(王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