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国际(简称中铁国际)有限公司已经于2014年12月30日完成了公司在美国的设立登记,并正式成立。
该公司是中铁总牵头,中铁、中车参股,中铁总控股的子公司,它的成立是对中铁、中车等企业在海外高铁基建及车辆项目竞标力量的整合,将目标直接锁定了美国。
对于单独的中铁、重车企业想要在海外赢得更大的高铁市场是无法与西门子、川崎重工、阿尔斯通这样的跨国公司竞争的,经过整合后,就像是五个指头握成了拳,便可以与之平分秋毫了。
据说,为期7天的关于美国加州高铁项目招标会谈,中国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原因有自身的,也有外来的。自身的原因是中国高铁技术在海外的专利布局极为薄弱,绝大部分专利都是在国内申请的,得不到国际认可,必有失利;外来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国国会对各个高铁项目资金的不支持,尽管中国的一个个方案都很好,甚至低息贷款相助,最终却没有得到美方采纳。美国国会对高特项目的不支持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民众对铁路这种交运方式太不感冒了,铁路客运在美国远比不上高速公路与飞机,高铁运营后,上座率令人担忧。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就此预测,目前看来,中国企业要拿下加州高铁的线路建设标的非常难。但就当下的情形来看,加州高速铁路管理局宣布将为16辆高铁列车招标,加州在去年年底启动了高铁车辆的招标,中国企业在车辆竞选上还是有机会的。
其实中铁国际的成立,不仅仅只局限于美国高铁市场,而就高铁海外专利的布局而言,美国占据着相当的地位。
当今最好的高铁技术在欧洲,而中国不可能挤进拥有西门子这样企业的几乎饱和了的欧洲市场,所以申请欧洲专利不是一个明智之眩而美国在高铁专利领域则是一块洼地,因为美国国内近乎是没有高铁企业与中国竞争的。
而中国选择了申请美国专利却是个解近忧除远虑之举,是避免以后在竞标中遭遇到来自欧日高铁企业专利诉讼阻挠的未雨绸缪。
此外,中铁国际在海外市场高铁项目的竞标上还有一些关于工程分包、工程验收等方面的不适应,而中铁国际走进美利坚合众国却是中国高铁走向全球化市场的划时代步履,虽任重而道远,但对于广阔的市场前景来说,也只能算作是黎明前的些许暗淡,祝福中铁国际,力挺中国力量!(王晓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