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华铁道网》5月18日转载《南宁日报》消息,连日来,记者在对南宁市部分路段的铁路沿线走访时发现,各路段绿化工作到位、“两违”已无,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但一些铁路沿线还存在垃圾乱扔、圈地种菜等乱象。不少旅客在享受动车快速、舒适、便捷的同时,对南宁铁路沿线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寄予了更多的期盼。应该说,南宁铁路沿线环境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变劣为优、化脏为好,这取决于该市领导和各部门单位、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取决于坚强的领导、有力的措施和对加强环境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切实让途径的广大旅客看到了该市的崭新变化,也着实亲身领略目睹了该市的良好外在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讲,看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群众素质如何,首先要看的是这个地方的外在形象,也就是所看、所听、所感。火车作为一种流动式交通工具,其沿途要经过许多地域,小到村庄、田园,大至跨越各县、市乃至各省,乘客们会透过车窗观看各地的风景,看一个城市的建设情况,而就乘客而言,“一走一过”式的出行,映入眼帘的、第一眼看到的,虽然不能代表着这个地方的真实情况,却往往决定着他们对这个城市或地方的看法,整洁的街道,美丽的环境,必然会在心里充满赞誉和向往,反之,脏乱差的环境会使人有一种反感的情绪。因此,铁路沿线既是列车途径之地,同时也是乘客“睁眼看世界”的窗口,建设一流的美丽的沿途环境,便显得愈加重要。从实际情况看,虽然各地在铁路沿线环境建设上想了不少招法,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如人意之处和环境卫生整治的死角和盲区,加之有些乘客文明意识不强,随意乱丢乱弃垃圾,导致铁路沿线成为了垃圾的“聚积地”,既影响了乘客们“赏风景”的兴致,又影响了当地形象。把铁路沿线打造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墙”、“景观带”,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从地方而言,要对环境整治工作高度重视,站在“铁路沿线是对外宣传的窗口”的高度,切实加强铁路沿线环境卫生整治,确保铁路沿线真正成为一张宣传本地的“名片”;从铁路方面而言,要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对旅客的宣传教育引导,从源头上堵住垃圾乱丢乱弃的关口;从乘客方面看,要切实养成文明出行习惯,把爱护环境、传播文明当作一种责任,亲力亲为保护好铁路沿途环境不受损害。总之,描绘一幅美丽宜人的铁路沿途“风景线”,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也是保证人们出行兴致的根本所在。(吕德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