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起,铁路部门将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购票的时间由原来的“开车前2小时”以上扩展至“开车前30分钟以上”。这意味着,旅客可以在去车站的路途中使用互联网或手机购票,实现赶车、购票两不误,出行更加便利。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众所周知,铁路互联网购票自2011年推出以来,已逐步成为广大旅客购票的主渠道,特别是2013年铁道部变成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转制成为市场化经营的最后国企,很多人认为以后的火车票,会成为跟所有物价一样,翻几倍的增长,但二年多过去了,铁路车票不但未出现大幅度涨价,反而靠服务,提档升级,动车,高铁去满足市场不同阶层的需要,笔者认为,铁路改制后,公益性没有变,是靠质量,服务{扩展网购车票的时间}融入互联网+铁路,扩大市场占有率,其实质是拓宽了铁路自身的发展空间。

李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键点之一是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相结合,具体点说铁路市场经济,就是满足运输市场,不同阶层,不同旅客的需求,虽然,2小时缩短至30分钟,这是个小的细节政策调整,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铁老大的角色转换服务于旅客,服务于市场需要,已经让民众感受到不一样的“姿态”是旅客又是上帝,虽然,春运高峰时,铁路还会出现一票难求现象,,但绿火车的公益性情节,让旅客对选择铁路出行“情有独钟”。

互联网+售票时间,为铁路公交化运营提供保障,从售票的时间的变化看铁路的深层延伸服务,2013年1月26日电话订票预售期从原来的12天调整为20天,而火车站窗口及火车票代售点预售期也从原来的10天延长至18天,就在一年零十个月后,也就是自2014年12月1日起,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将由当时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这次的调整是开车前2小时,以上扩展至“开车前30分钟以上”且将在开车前2小时以内网购车票的票款支付时间定为10分钟以内。细节决定服务,营销质量,这样既为旅客便捷购票创造条件,同时也能使富余车票及时回到票库,方便其他有需要的旅客购票的同时,又最大创造效益的最大化,可谓双赢的可喜局面。

回归事件的本质,也是旅客的实惠,铁路是“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一次小小的变化会让旅客受益,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一种可能

在时间上,大做文章,换来的是铁路自身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转制后的铁路总公司,在保证社会公益性的同时,利用互联网+铁路售票,大力发展高铁成网,{现代电气化铁路}高铁,动车让国人回家,旅行不再遥远,真的很任性,但普通客车,普通快车,也要满足民众的需求,特别是工薪族,民工打工一族,方便以外,还要经济实惠,安全舒适,才不会让他们感到是未被移动互联网时代遗忘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