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高铁票退票,方法很绝”的攻略在微信朋友圈疯转。火车票先改后退真的能省钱吗?记者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显示,利用铁路部门的退票改签规定,旅客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政策达到省钱的目的。以济南至北京为例,利用先改后退的办法,记者将原本38.9元的退票费减少到了3元,实际退票费仅为1.54%。(4月29日 中国网)

“退票省钱”令人叫“绝”。对于这种行为,是高兴,还是悲哀呢?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铁路的漏洞,不能怪个人,既然要退票,能省不省,一定有毛病;也许有人更问,铁路大企业,损失点没什么,谁考虑过春运中买不到票时的心情。而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先从铁路角度看,铁路服务的方向是以旅客出行坐车为最终目的的,如果着重考虑退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那么铁路服务旅客的出发点就会有问题,尽管退票也是服务。其次从民众角度看,“退票省钱”的方法,确实省钱,既然不是自己的错,能省则省,况且不省白不省,还有就是有些人遇到过买票难的情况,看到“退票省钱”有漏洞,也存在着某些快意恩仇的想法。对此,谁对谁错,相信大家自有评断。

笔者认为,“退票省钱”的漏洞应及时弥补,而个人的投机利己行为更不值得推崇,对于“退票省钱”攻略,我们应坚决抵制,而不是在微信朋友圈疯转。试想,如果人人参与投机,把投机专营当本领,其后果必将是人人自危,因此,摒弃“退票省钱”攻略的陷阱,实则是全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