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笔者在河南省济源市郊看到,煤运通道侯月线K31+400米(济源市沁北电厂)附近,建筑、生活垃圾堆放在铁道两旁。4月7日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据了解,该处垃圾堆放点是济源市五龙口镇的一个垃圾堆放点,主要堆放从贺坡、尚庄、东禄寨和西禄寨等附近几个村运来的生活和建筑垃圾。大量的生活垃圾堆积在铁路沿线,严重威胁铁路行车安全。看到这满山遍野的生活及建筑垃圾让人感到震惊的同时,不禁让人为铁路的行车安全担心,铁道旁变垃圾场背后的原因到底在哪?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点,一是监管部门的缺位管理是主因。

二,是缺乏科学分类定点垃圾场所。三是公民环保意识差,乱堆乱放,导致垃圾恶性循环越堆越多。 

首先,监管缺位是主因,目前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涉及发改委、建设、城管、公安、国土等部门,各部门缺乏统一协调,没有形成闭合管理,致使建筑垃圾乱拉乱倒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根治。河南有城市出台方案,其中,城管部门负责济源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包括运输、消纳、执法和资源化再利用等管理。

目前,建筑垃圾处理主要为覆土绿化为主,逐渐下降以回填和填埋方法处置修建废物的份额以新式的资本化处理基地代替传统的消纳场。这次媒体曝光的垃圾场事件,应该对当地主管部门和领导是个不小的触动,相信会有变化。

其次是缺乏科学分类定点垃圾场所,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生活垃圾点和建筑垃圾点应分别设置,因为它们的处理方法不同,收集员的工作是收集生活垃圾,运到垃圾中转站中转,之后再由密封式压缩车运到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出处理。对建筑垃圾必须由业主到办证大厅办理相关的手续,经批准后,用运输车运到指定的地点倾倒、填埋。建筑垃圾必须由运输车辆运到指定的地点倾倒或运到回建地填埋,以便二次使用,若生活垃圾随建筑垃圾一起装在运输车上倾倒,便会造成二次污染与环境危害。若生活垃圾里面混合着建筑垃圾,那么生活垃圾运到中转站压缩的时候,便会损坏机器,也不便于垃圾处理。

     最后,是部分市民环保意识差,不向定点垃圾点倾倒,乱堆乱放,导致垃圾恶性循环越堆越多。成了城市“公害”最关键的是在垃圾堆旁边就是繁忙的电气化铁路线,铁路方面花费巨大人力和物力、财力,对铁路两边进行了绿化和美化,我们通过车窗本应看到的是一道流动的风景,如此一来,映入眼帘的却是“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垃圾,让人大跌眼镜啊。据报道,该处还是电气化铁路,道轨上方是数万伏的高压电线路,一旦有垃圾被大风吹起,搭挂在铁路电力线路上,轻者造成断电,影响火车运行。重者,还有可能导致短路,发生严重的电力火灾。加之,雨季即将到来,垃圾成堆势必造成排水堵塞,聚集起来的积水浸泡铁路,让铁路线犹如遭遇“人为洪灾”,铁路线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火车翻车事故,后果实在不敢想象。

      笔者认为,环保工程是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作,政府的监管部门应承担起主要责任,科学分类定点垃圾场所,民众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向定点倾倒垃圾,维护环境优美,那样铁路的行车安全,才会真正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