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已过,尽管部分热门线路火车票依旧“一票难求”,但车票代售点前人头攒动的盛景早已不复存在,部分代售点售票量甚至降到历史同期最低水平。(红网4月9日)
如今,网上订票热火朝天,而火车票代售点则门庭冷落,开始出现“撑不住”了之势。人们对此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笔者认为,火车票代售点“撑不住”了,让人欢喜让人忧。
“喜”的是时代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电话购票等方式购票,逐渐开始告别争先恐后,昼夜排队的时代,如今只需动动手指,便可轻松获得车票,这便极其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也极大地缓解了高峰期间车站购票的压力。另外,现在的社会讲究优胜劣汰,有些火车票代售点“撑不住”了,不仅仅是因为网络、电话等购票方式的冲击,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地理位置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善等等,那么,这场传统方式购票与先进方式购票之战则可以让部分代售点意识到自身不足,引起警醒,重新资源整合,促动进步。
“忧”的是先进购票方式“重创”了传统购票方式,火车票代售点极可能会选择转让或关闭,那么,便会导致部分旅客因买不到票而“有家不能回”。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火车票代售点可以取消了,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很多代售点因为成本原因开始转让或关闭,但笔者认为火车票代售点虽然遇冷,但其作用仍不可忽视。并不是所有人都熟悉网络,有些人由于自身文化原因,只能到车站窗口或者代售点购票。据记者了解,代售点遇冷多在大城市之间,乡镇中的代售点反而不减反增,说明代售点还是有市场的,所以代售点在保持供应的同时也可寻求其他出路,莫要专售火车票,可增加彩票、代售机票、汽车票等服务来实现收益。
网络、电话等购票方式已成为一种趋势,火车票代售点正面临着严峻考验,要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莫要放弃。同时还未普及的网络化购票知识的旅客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莫一再依赖传统购票方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