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本正积极开展“首脑推销”高铁。首相安倍晋三扮演了日本高铁“首席推销员”的角色,在出访或者接待有关国家领导人时,总不忘推介日本高铁等轨道交通,并愿意提供必要资金支持。(4月7日人民日报网)

现如今中国高铁正风风火火的走向世界,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随其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断的扩大,而此时此刻日本政府向全球市场打出高铁牌,其背后意图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与中国争夺高铁市场。

安倍晋三既扮演高铁“首席推销员”也可谓是煞费苦心,不难看出日本早已盯上了高铁这块蛋糕,远的不说,就去年多次插足泰国的铁路建设项目已可见其居心了。因为这块蛋糕太有吸引力,据欧洲铁路联盟预测,今后几年以高铁为中心的轨道交通市场将出现飞跃式增长,为具备高铁等轨道交通建设能力的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商机。如此大好时机,正处“安倍经济学”中的日本怎能不垂涎。更何况对在东南亚有重大利益觊觎的方面说,日本又岂能等闲置之。

另外,中国高铁技术是通过学习和引进后自主创新才自成一家的,而日本作为最早研发高铁的国家之一,从其民族的现实主义心理出发来说,其又岂会低头人后,势必一争到底。

对于日本争夺高铁市场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问题是对其争夺高铁市场的“煞费苦心”有必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在中日激烈争夺泰国高铁建设项目这件事上,就很能表现日本政府的“煞费苦心”,其亦步亦趋的做法不可小觑。在起初的竞标过程中,日本以其新干线的高姿态不及中国机智的“高铁换大米”而错失了一次机会。此后,日本并未善罢甘休,多次通过官方对泰国方面表达“愿望”,可谓是政治意义和经济效益并驾齐驱。原因大概是在布局东南亚铁路网四通八达的进程中,泰国是不容忽略的一个点,不仅中国看到了,日本同样也看到了,可以在东南亚地区发展深远的政治意义和丰厚的经济效益。

目前的形势是泰国称中国政府提示的贷款利息过高。而此时日本政府正在与泰国政府进行密切的接触,再一次表达建设高铁的“愿望”,不同以往的是这次表达得更加具体,甚至有消息称,日本政府愿意提供的利息标准为1%。这远低于中国提供的利息标准。便不必惊讶今年2月份泰国临时总理巴育在曼谷会见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时表示:“我认为最终目标是引进日本新干线”。就此,中国要再扭转局面,估计要等泰国局势稳定了。

此外,日本各铁路公司和其他民间企业联合组成的“国际高速铁道协会”力图举全国之力,在围绕高铁订单同欧洲及中国展开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欲向海外积极推广新干线技术。这一举措不得不让人警觉。因为在日本历史上是出现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有必要对日本这样的商业竞争提高关注,时刻警惕其动向。

当然,警惕日本争夺全球高铁市场是有必要的,但建设高铁还是要靠技术说话。中国已经自成一家的过硬高铁建设技术恐怕是日本难以用协会援助来竞争的。(文/沈思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