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人民铁道报消息: 7时41分, “铁岭·莲花湿地号”G1272次高铁动车组从沈阳北站驶出,开往武汉方向,开启了新的旅程。按照铁岭市市长的说法:“铁岭·莲花湿地号”冠名是铁岭市与铁路合作进行的全新尝试,掀开了铁岭旅游史上崭新的一页。

在笔者看来,这种用旅游地冠名高铁的宣传方式不仅是铁岭旅游史上的崭新一页,它同样翻开了地方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新篇章,因为高铁是助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搭档”。之所以称其为“黄金搭档”,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高铁能为地方旅游业带来“名气”。在当下这个信息庞杂的社会,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和“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些老教条发展旅游业是行不通的。如何让某一地的旅游特色在全国众多的“名山圣水”中脱颖而出,宣传载体的选择至关重要,好的宣传载体要直面潜在客户。旅游业的主体是中产人群,而高铁旅客的主体也是中产人群,在高铁上宣传中产人群爱去的旅游圣地,就相当于在光脚的人群中宣传鞋子,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为地方旅游业带来“名气”。

其次,高铁能为地方旅游业带来“人气”。最近有一句话特别火,“人生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我个人而言,这场旅行之所以久久不能如愿,是因为我受困于“谋定而动”这句箴语。我一直在谋划“怎么去、怎么玩、怎么回”,颠来倒去地想,总希望能有万全之策,以至于“久谋不动”,成为空想者。 “铁岭·莲花湿地号”这样公交化开行的动车,降低了我对出行困难的预期,我就可以像坐公交去菜市场买菜一样,抬脚就走,不用关心它几点发车、几点到达。高铁的便捷正催生着无数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为旅游业带来红红火火的“人气”。

最后,高铁能为地方旅游业带来“喜气”。许多年前,我在一番舟车劳顿之后,忍着胃里的翻江倒海、顶着头上天旋地转,游荡在各旅游圣地,至始至终感受不到半点游玩的乐趣,旅游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就是“花钱买罪受”。现在,这一切有了转机,高铁的舒适便捷让我在整个旅行过程中都“喜气洋洋”,让我看到了山川的壮丽、繁花的秀美。当我归来和亲朋讲述时,我的“喜气”也传播到他们身上。这是高铁带给我们的“喜气”,也是整个旅游业的“喜气”。 (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