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票攻略”、“逃票被抓怎么办”……一直以来,逃票现象都令铁路部门颇为头疼,网上类似的所谓技术帖更是五花八门。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铁路办事处主任、党工委书记兼上海铁路局副局长姜曦晖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要让逃票者“一次失信,处处受限”。他建议,应该将铁路逃票行为纳入国家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新华网3月13日)
八十年代前,因有急事买不到车票,上车后总有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补上车票心里才会安然。改革开放后,随着向“钱”看思潮的影响,以小商小贩采为代表,为了压缩经营成本,与车站和客车上的工作人员玩起了躲猫猫,上火车逃票,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是手持假证,蒙骗工作人员;有的机智掌握验票规律,游走于车厢、卫生间,来避开乘务员的检查;更有的被发现后,索性装傻充愣,就是不补票。进入网络时代,随着12306购票网络的应用,随之演变而来的黄牛党,利用网络插件抢占车票、盗用公民个人信息套购车票,手法更加先进与隐秘;今年春运又利用铁路60天的利民政策,又演生了“屯票族”,同一线路,重复购买多张车票,让现有的车票资源出现了“中梗阻”。等等。
有数字显示,上海铁路局2014年无票上车后,办理补票手续的高达900多万人次,仅上海站日均办理无票补票手续的就达732人次,南京站日均办理189.5人次。南京客运段2014年上车补票的为205.91万人次,后补票款总额达2亿元。沈铁警方从去年12月15日到目前,查获违法行为人994人,依法处理800余人,收缴伪造证件1257本,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言而喻,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铁路企业的利益,给铁路工作人员增加了不应有的负担。
如果从根源上分析,市场经济大潮受拜金主义影响,一小群人被金钱所惑,贪图小便宜是其直接原因,逃一次车票、用一次假证也就几百元钱,被铁路人员查到了一般批评二句,重新再补票,也够不上刑事处罚。如果要从国民素质上分析,坐车不买票,更深刻的反映了公民社会道德和诚信缺失,这种现象带来的危害程度,将严重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于情于法是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容忍和接受的。
如何解决这种久治不绝的蔓延现象,笔者认为是道综合题,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成为国民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坚持依法治票,从法律层面明确铁路逃票行为处罚标准,加大打击力度,让逃票、倒票和占票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让贪图小便宜之人不敢贪。同时,国家应尽快国民诚信系统,将铁路逃票、倒票等不良行,与银行贷款、社会福利、就业等社会诚信保障方面相对接,让有污点的不诚信之人进入“黑名单”,丢失更多的社会保障成本,让贪小便宜之人因小失大贪不起。作为铁路部门加大检查督促力度,把实名制系统做实,到票证人“三一致”,让逃票、倒票、占票之人,无缝可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