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尾声,农民工返程客流高峰已过。随着农民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往年因价格便宜而备受热捧的硬座车今年有些受冷落,而舒适快捷的动车组列车和普速列车卧铺成为农民工的“新宠”。( 中国经济网3月10日讯)外出务工人员出行方式的变化,折射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农民工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每月工资较以前翻倍增长的情况下,使他们在选择交通工具上也由原来的只要走得了转变为还要走得好。经过这几年高铁客流市场的培养,由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刚开始的一节车厢几名旅客,到旅客上座率的逐渐上升,再到现在的“一票难求”,让人民群众从高铁的运行中逐步体验到了出行的方便, 从售票情况看,舒适快捷的动车组列车已成为大部分旅客出行的首选。农民工出行选择动车应运了铁路发展趋势。近年来,铁路大力发展高铁建设,努力实现中国铁路“四纵四横”的交通格局。正是为了拉近中国南北和东西的距离,缩短人们的出行距离,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一作用在今年的春运发挥到了极致。从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胡亚东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中国高铁发送旅客达到9.08亿人次,同比增长35.1%。其中,京津城际高铁增长12%,京沪高铁增长26%,沪宁高铁增长12%,沪杭高铁增长32%,杭深高铁增长69%,广深高铁增长48%。高铁逐渐成为铁路春运的主力军,承载着更多人的回家梦。农民工选择动车是对铁路优质服务的肯定。安全舒适是动车除快捷之外带给旅客的另一份体验,而这份体验是建立在铁路职工安全优质服务之上的。2014年以来,铁路倡导的“安全优质 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体现在各个岗位。尤其是铁路窗口服务岗位,春运时期各项志愿者行动、爱行天下活动等等,又一次见证了铁路职工与回家游子共谱回家路的安全、温馨和方便之行。同时也反映出铁路运能组织越来越健全。在人们关注到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铁路也在竭尽全力配合客流的输送,在调节运能上下功夫。今年春运,为方便农民工返程,从正月初四开始,南宁铁路局加开南宁至广州南、兴义(南宁)至广州西、兴义(南宁)至杭州、金城江(湛江)至广州西等10趟务工专列,其中南宁至广州南列车为动车组列车;去往北京、上海、广州方向的列车日均始发运能分别达到2.3万位、1.4万位、3.5万位,与去年春运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3.1%、38.7%、137.3%,最大程度满足农民工出行需求。我国铁路正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随着我国今年拟在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铁路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铁路服务质量的逐步提高,高铁带动沿线城镇化的发展、地区经济的发展作用也将突显,人民群众的出行将越来越方便,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