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瓮城河上原本有一座50年前修建的百米人行铁桥,是沿河两岸上千村民、学生过河最便捷的通道,每天行人众多。2014年7月16日,一场洪水冲毁了铁桥后。一个月后,村民在河底铺起一条近百米长的便道,供村民和游客过河,除了学生和接送学生的家长外,每人收取一元钱的过河费,每天要收取一两百元钱。(北京青年报3月11日)
从新闻中可明显看出,50年前的老桥了,为确保过桥群众安全当地政府早应该对其进行维护,而老桥的最终倒塌说明并没有人预见或提前采取措施。沿河两岸数千人使用的老桥倒掉将严重影响到群众的生活。如果当地政府苦群众之苦,疾群众所疾,在桥倒掉后就应尽快解决问题,搭建临时浮桥或是再建新桥,但是老桥倒掉半年后至今仍无行动,当地政府不关注此事的背后,暴露出来的就是懒政。
笔者认为,除去政府不作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应该在“修桥过河”,而不是“过桥收费”, 桥本身才应该是关注的重点,可人们却将重点放在了村民过桥收费上。网络中《铁桥毁于洪水,村民自修便道收费》、《贵州村民自修便道每天收一二百元》等相关新闻标题上就可见一斑。刊发新闻需要吸引受众,对此无可厚非,但是媒体也有监督、促进政府民生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利用媒体手段向政府施压,为百姓向政府问政,促使其尽快有所动作,造福百姓,才是大众喜闻乐见之事。(文/刘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