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2014年新建铁路投产里程8427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6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2015年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人民网3月6日讯)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不论是在大会讨论还是在答记者问中,“铁路”这个词组出现的频率都比较多,并且随着会议的继续召开,对铁路的提议也越来越多。中央以及社会各界之所以如此关注铁路发展变化,就因为铁路对经济、国际交流的巨大推动作用,所以“铁路”也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甚至在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中,仅“铁路”一词就出现了9次之多。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的经济建设、拉动内需、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铁路建设用地少,并且具有安全、快捷、运量大、全天候运输等诸多特点。巨大的市场需求,快捷、便利、舒适等优点也让铁路成为民众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尤其是今年春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亿人次,经受了春运历史之最的考验,不辱使命的完成了春运任务,铁路带给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的便捷,已经让人民群众有了亲身的体会。

随着这几年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了11.2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也已突破了1.6万公里,但是与我国广袤的领土相比,还是略显微不足道,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铁路的建设还是比较滞后,因此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2015年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针对记者提问“铁路投资8000亿怎么花?”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也回应说“主要是花在中西部的铁路建设上。”可以说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迫切的愿望。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投资的重点逐步西移,也使得铁路的地位更加重要。2015年,随着铁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一条条钢铁巨龙必将成为国家发展经济、带动区域发展的“火车头”,带给国家、带给世界更多的精彩和机遇。(邵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