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随着返程人流量的增大,“黄牛党”又跃跃欲试起来。

返程的路上,伴随着“一票难求”的还有“黄牛”的大规模抢票、囤票现象。究其根本,“黄牛党”就是利用大量囤票后再以高价卖给买不到票的人,牟取暴利。但是今年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儿,大部分的旅客并不买“黄牛党”的帐。

节前,“黄牛”们的大量囤票,并没有获取多少利润。可是在节后,“黄牛”们似乎没有长记性,又开始了囤票之旅,期待可以大赚特赚。可是最后能如他们所愿么?据笔者分析,在返程高峰,人们估计也不会买“黄牛”的帐。

首先,我国的高铁技术在全球也可以说是领先水平,这是我国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带来的成果之一。高铁,作为铁路运输的一种,它的发展极大地缓解了我国春运期间客运紧张的事实。在“春运”这样一个庞大的中国特有的经济和文化现象面前,我们都知道“一票难求”这种现象确实还大量的客观存在。但是现在高铁的高速发展下,以前需要20多个小时到的行程,现在只需要10来个小时甚至7、8个小时,时间缩短了一半还要多,极大地增加了铁路的运输能力。

其次,随着今年春运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售票预售期由之前20天延长至60天且提前15天退票不要手续费,提前48小时可改签任意车次等一系列的新政策出台。很多旅客都提前早早的买好票或者提前买好几天的票,到了临近的几天再退票。这样每趟车在临近开车的几天内还有一段退票热潮,没有买上票的乘客这几天也可以捡到漏票。

值得提醒的是铁路部门应该在返程高峰的情况下,加大对剩余票源的网络宣传,提高旅客对票源的掌握。在售票点增加服务人员帮助旅客适应这种新兴的购票方式,使他们会买票,买的上票。

如此一来,买“黄牛”票的人更少了,“黄牛”谋取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承担的风险却越来越大,想以此谋取暴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在这种情况下“黄牛”党还要执迷不悟囤票的话,笔者也是醉了,旅客如果仍然还要花大价钱从“黄牛”手中买票,笔者更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