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运期间,在2.6亿农民工中,跨省流动的农民工达1.6亿人之多,而在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我不缺时间,缺的是钱”,“如果实在没有普通车票了,我才会买高铁票回家。”(红网 2月27日)
2015年春运40天,广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4100万人次,而高铁占到2211万人次,较之五年前,高铁发送旅客量已经翻了一番,运力首超普铁,占据半壁江山。
中国铁路以高铁动车的新姿态翻开了春运历史的新篇章,高铁动车的出现不但丰富了人们的出行选择,更是影响并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许多人都不愿再去挤普铁,纷纷选择乘搭舒适快捷的高铁回家。
那么问题来了。高铁时代的降临,还需要绿皮老爷车吗?有人觉得时代在进步,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既然有好的新事物出来了为什么还要抱残守旧。有人更加直白:时间就是金钱,为什么要在绿皮车上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诚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那些物质条件较好的人来说,贵,不在乎,在乎的是效率与服务。但是,社会服务的不单单是有钱人,更多的是劳苦大众,这些大众可做不到“一掷千金”的潇洒。
众所周知,背井离乡的务工人员才是春运浪潮里的主力军,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士,可能在很多“高大上”的人眼里,这些人不值一提,但正是这些人在一砖一瓦的建设和推进着社会的文明。他们会为了节约一张车票钱而几年不回家,会为了给家里煲一次“电话粥”而用白开水咽馒头随便对付一餐,只为将省下来的钱在春节回家期间带回最亲的人身边。
对于这些辛勤的劳动者来说,如果要他们在时间与金钱之间选择,相信他们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去乘搭实惠的绿皮车。如果绿皮车停开,迫使他们不得不心疼的去买“高价”票是多么不“仁道”的事情。
高铁的加入,虽然给春运带来了新景象,让一票难求的情况越来越少,但绿皮车仍应占有一席之地。高铁和普铁加起来才构成铁路这个大饼,如果将绿皮车取消,就相当于大饼被咬缺了一口,在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岂不是又回到了一票难求的旧问题上?
绿皮车作为辅助方式为乘客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仍没有完成它的使命,仍需保留。所以,请让春运的绿皮车继续奔跑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