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具有周期性的人群大迁徙。铁路客运更是具有安全、便捷、快速的特点,为旅客带来了方便和享受,正是基于这样的优势,传统的坐火车回家成为了大多数旅客首选。每逢这个时候,一张小小的火车票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为了让每一位旅客走的了,走得好,安安全全、快快乐乐的与家人团聚,有多少铁路人在默默的奉献…

    先说远的。有一对新婚的小夫妻,丈夫是广州机务段高铁司机,妻子是广九客运段的列车长。今年春运,俩人都在武广高铁列车上,跑同一趟车。“夫在列车头,妻在列车尾”,夫妻近在咫尺,却不能见面,只能在交接工作时,通过对讲机听听彼此的声音,或者妻子利用巡视车厢的机会,看看驾驶室里那个熟悉背影。他们的新婚蜜月,是在春运的繁忙工作中度过的。

    还有,在秦岭巴山深处,有一支700多名职工组成的“打冰队”,奋战在宝天、宝成、宝中三条铁路线的隧道里。一旦铁路接触网因寒冷潮湿形成冰凌,不论昼夜,他们就会快速出击排除隐患,保证行车安全。这些打冰人租住在民房里,甚至是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食品要靠单位定期送到山里。

再说说我身边的人和事。冬季严寒,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候月铁路隧道內“滲水成冰”。如果冰柱“长”到接触网限界內,強烈的电弧接触到冰柱将使供电设备跳闸甚至烧断接触网线,中断铁路行车,因此,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是侯月线隧道的打冰期。负责该区段运行管理的郑州铁路局新乡供电段阳城供电车间成立了打冰队伍。40余名“铁汉”身背行囊,一头扎进莽莽深山。铁路边的护路房、旧工棚,甚至游客夏季搭建的临时房都成为他们临时的“家”。“驻守山麓间,身钻隧道中﹔寻冰如探宝,汗水湿衣衫﹔春节山里过,责任淌心头”成了铁路线隧道“打冰人”的真实写照。春运期间,侯月铁路南庄,阳城供电车间职工小王与工友每天都要拿著打冰杆、对讲机、照明灯等打冰装备 沿著铁路线,進入漆黑的隧道,完成柏枝、橫岭、金滩、杜河四个隧道的打冰任务,確保春运铁路安全。

春运在铁路系统,意味着不论任何岗位的全身心投入,不计任何条件的奉献和付出。大家可能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旅客的平安出行,却凝聚着他们的汗水。 我们真诚的期盼回家的路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