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铁规划制定时,湖南省邵阳市争取在市区设站,十万邵阳群众高喊“争不到高铁,书记、市长下课”。不少政府官员“舍身拼命”,只为争取高铁项目途经本市。(1月27日 人民网)

高铁是新兴的交通方式,高铁自身优势众多,运行速度快、运输能力强、正点率高、舒适性安全性好、能耗低、污染小。高铁建成后,对沿线经济发展推动力巨大,因此开通高铁所带来的高铁经济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

“没有高铁,城市就是散落的珍珠,有了高铁,城市就是串成项链的珍珠”,只有串成串的珍珠才会身价倍增,高铁开通会在沿线形成走廊经济带,对沿线产生辐射效应,优化生产力布局、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大量投资。广大民众对自己居住的城市开通高铁呼声越来越高,顺应民意正是政府职责,会不遗余力的争取,发动一切关系争取高铁,撰写大量文章、发动媒体宣传高铁从本市经过的种种优势和政策依据。高铁开通,一举多得,政府既满足了广大民众的愿望,也是当任政府的大大政绩,为城市发展、经济建设绘就浓墨重彩的篇章,民众喜闻乐见、城市经济腾飞,何乐而不为。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一通,赚钱轻松。高铁开通,并非只是交通方式的变革,也是拉动区域经济的巨大动力,改写区域经济格局。高铁的“高磁力”,吸引着人力资源、物流、商业、房地产和大量资金流入,使高铁沿线经济发展迅速,以京沪高铁为例,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半年后,对沿线城市经济总量的贡献率就达到了3.54%。高铁拉动沿线经济的同时,对城市建设影响力巨大,可以说,高铁站修到哪里,哪里就是城市新的“副中心”、“高铁新区”,带动周边经济,土地、房地产增值。以高铁为标志的综合交通枢纽带来人群聚集和消费,形成高铁站商业圈,会吸引更多商家在此经商,吸引更多的居民在附近购置房产,增加人气,产生汇聚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增加城市化进程。以哈尔滨西站为例,哈市投资促进局发展研究处统计,哈西万达广场距离哈西站咫尺之遥,建成后每月营业额均超过1000万,如此巨大的营业额中超过一半来自外地游客,可见高铁站对城市的经济建设的影响力。

在时下高铁热,高铁“争夺战”的同时,也应冷静思考,高铁建设要集中大量资金,还需要沿线城市财政、国土、城建、电力等多部门合作,也需要沿线多省市之间跨区域合作,高铁规划要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根据旅客需求总量、当地经济状况、沿线查勘、建站选址等。不能违背科学,要根据实际、符合设计初衷,从最大限度发挥高铁自身优势和经济推动作用出发。(文/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