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春运即将到来之际,从广铁集团获悉,为满足春运高峰期旅客出行需求,铁路部门将安排加开由广州南、深圳北往返北京西的4个班次的高铁动卧列车,开行日期为节前客流高峰2月10日至16日。据悉,加开的高铁动卧列车车票于1月24日8时开始发售,仍执行已公布的平日第一档票价。(1月24日 人民网)

去年12月1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将开通动卧,社会反映不出意外的呈现一片“嘘声”。高铁动卧不输飞机的舒适环境和优质服务并没有抵消中国老百姓眼中的“金钱观”,服务环境与价格成正比的高铁动卧为此在中国民众还未享受过之前就被贴上“华而不实”的标签。对于高铁动卧的质疑,并不是凭空想象,中国铁路首创的运输服务模式,就如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功与否是需要时间的验证的,但从过去几个月的时间看,高铁动卧确实狠狠的回击了之前的“嘘声”和“华而不实”标签。

2015年1月2日,借着新年的欢庆气氛,高铁动卧迎来了超过七成的上座,可谓打响新年的第一炮,而且“这一炮”对于高特动卧来说至关重要。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超过七成的上座就是这关键的第一步,让中国老百姓知道了高铁动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然,这其中夹杂着不少中国老百姓对高铁动卧“尝鲜试味”之举,但坐与不坐不能相提并论。坐了,高铁动卧舒适环境、优质服务、方便程度老百姓才有了真正的体会,才能从客观实际的角度去评价高铁动卧这种首创服务,才能知道高铁动卧是否合适自己的出行。而不坐,就好比“嫌豆包不是干粮”还没有吃过,就妄下定论认为豆包不饱肚子。

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何民众对高铁动卧表示疑问和担心,毕竟这是一个新措施。就好比新的事物,在吸引人们注意的同时,也会给大家带来疑惑和顾虑,这个东西好不好?实不实用?会不会对我有影响等诸多问题。不过当人们有过亲生体验和使用过后,之前一些疑问和顾虑将会自然而然的消失,就好比每一个真理都需要实践来验证一样。

在这里笔者还想多扯几句。就是为何当下的舆论,对于铁路任何新措施和服务,总要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铁路从本质来说,不管是在对于经济增长、文化交流还是人口流动,归根到底都是在为整个中国老百姓服务。也就是说,铁路只要不偏离这个“本质”那么铁路推出的新措施和新服务都会从这个“本质”出发,既然本质“不坏”试问结果又会差到哪里去了。

春运在即。高铁动卧的数量不减反曾,足以说明在之前的时间里,中国老百姓对于选择高铁动卧出行已慢慢接受。也证明了之前的“嘘声”和“华而不实”的标签不过去庸人自扰。高铁动卧这份“豆包”也是满足春运这个大胃王的“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