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海南频道1月24日消息:2015年1月24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往返燕郊之间通勤动车正式运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相比于开通首日的火爆,有消息称,如今列车上座率惨淡,北京铁路局还表示1月底将暂时停运,这趟被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标志的列车,运营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
燕郊通勤动车被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标志的列车,可见公众对此寄予希望之重。如今因为上座率跌至三成以下,遭遇春运面临停运。通过10多天的尝试运营,铁路部门、燕郊当地、北京方面、消费群体都应该冷静坐下来思考一下,为什么?
开通首日场面火爆,这不难解释,燕郊至北京城之间一种交通新方式,各方媒体关注、通勤上班族尝鲜,体验首发之旅到底是什么滋味。拥有者30万通勤需要的上班族,面对出行的新方式,一定是兴奋激动了那么一下的。
如今上座率跌至三成一下,大部分车厢空空,有的车厢都没有一个人,市场不认可,抛弃了燕郊通勤动车。
对铁路部门来讲,在运营车辆紧张的情况下,看到市场需求,主动作为,利用中长途车辆套跑,一方面提高了车辆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为燕郊通勤族提供了一种上下班新的交通方式。这种主动适应市场,推出造福于燕郊大众的新服务、新产品。无可厚非,值得称赞。如今上座率低,在本来就是试跑,尝试一下市场反应的预期,如今限于运能紧张、备战春运的情况下,果断决定月底停运。这样地决定也无可厚非。
对于北京市、和燕郊当地来讲,配套设施不完善,各大人口集中社区与火车站没有公交线路通达成为市民抛弃通勤动车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这样的问题不止存在于北京和燕郊。规划不合理,不到位,地区间部门间缺乏协调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出台好政策,百姓不买账、不认可这样的事情屡屡见诸新闻报道。
由于发展速度过快,以及我国长期存在的政府各部门,各地方之间条块分割的原因。各自规划,各自为政,规划不合理、不符合科学规律。拿交通来讲,目前许多地方普遍存在着火车站在南,而汽车站、高铁站远在几公里的甚至几十公里外的地方,至于出租车、公交场的建设 ,更谈不上。人为给广大民众的出行造成多余的资源浪费和降低出行效率。距离无缝接驳、立体换乘,不出站在各种交通方式下换乘的科学规划选址相去甚远。
燕郊城际动车停运在“最后一公里”的教训,警示我们,呼唤立体交通、无缝接驳的综合交通联运体系势在必行。打破历史陈规,打破各地方、各部门利益博弈、打破各自为政,遏制短期随意规划的胡乱作为。建立起统一协调、统一联动,统一实施的长远、科学有效衔接的交通规划和建设是何等重要。
如此,才能真正造福于百姓,如此才能真正惠及民生。(文/贺林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