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期间,铁路部门在北京至广州、深圳间,上海至广州、深圳间,增开8对“夕发朝至”高铁动卧列车。据1月2日《京华时报》报道,2015年的第一天晚上,北京首次开往深圳、广州的高铁动卧列车平均上座率达到了7成以上。(中华铁道网  1月7日)

据笔者了解,自高铁动卧政策出台以来,在社会上就引起了强烈反响,有欢呼肯定者,有“吐槽”质疑者,也有观望者。这也是一切新生事物第一次面世之常态,大家一方面肯定高铁动卧切实提高了乘车条件,夕发朝至,节约时间;另一方面也因票价相对较高而“吐槽”不断。

铁路部门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这显示出铁路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社会大众对铁路的复杂情感。对此笔者认为:自从铁路总公司成立之后,铁路部门早已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企业公司,所以铁路部门现今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做出的“高铁动卧”等一系列创新服务、优化乘车条件的新尝试,大众也应理性看待,予以宽容和理解。

众所周知,酒店可以按综合服务水平分为1至5星级,迪拜的“土豪们”甚至打造了7星级的超豪华酒店。笔者认为铁路部门 “高铁动卧”也正是参照酒店打造星级服务的理念,希望进一步提供一个高端舒适、个性化的乘车服务,一来可以弥补铁路在高端乘车服务上的短板,二来也为我国“北、上、广、深”四大经济发达城市架上了相互往来的“高速通道”。从各大媒体报道实际来看:24小时开放的餐车、加宽10厘米的床铺、标配的液晶电视、免费提供的晚餐以及每15分钟一次的“高姐”巡视服务等,“高铁动卧”服务确实可谓“高大上”,并无浮夸。

此外,笔者发现,近年来铁路部门的改革措施不断,在相继推出电话、网络、手机APP等新型订、购票方式的同时,还大胆尝试自动取票机进校、车票代售点进厂等近距离服务新模式。从这些可以看到,铁路部门正通过不断推陈出新乘车服务,逐步实现让“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长远目标。

笔者认为,我们社会各界在对铁路部门市场化改革怀有担心和提出质疑,当好公众监督者这一角色的同时,也要看到铁路的进步、交通行业的进步和整个社会的进步,给正在进步和努力想要进步的企业和部门多一点理解,多一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