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年一度的“春运”又要开始。今年春运火车票采取提前60天预售的方式,网络和电话订票的“抢票行动”早已如火如荼的进行。

“春运”在中国,于网络等媒体上常常表现成一场喧哗的“春怨”。每年这个时候,铁路不仅要面对超出他们运输能力很多倍的庞大客流,更要面对各种如潮的抱怨:买不到票的人抱怨“一票难求”,买到票的人抱怨“买票如高考”,拿着票的人抱怨“火车太挤”,看热闹的人抱怨“铁老大是最后的垄断堡垒”。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人们在“春怨”里感受拥挤的春运;显然,“春怨”貌似是中国春运的常有现象。

但事实真如所抱怨的那样?笔者确有几分不敢苟同。

虽然,每每春运之时,总有此起彼伏的声音,抱怨票如何难买。但客观看,铁路解决“一票难求”其实已做了很多努力。实行车票实名制打击黄牛党,力图减少了公众购票成本,避免遭受黄牛党宰;不停开通高铁为的是让出行更快捷,打通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开通电话购票、网上购票等多种购票途径,则提高了乘客购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这些政策所取得的成效是看得见的,故而,这两年关于“黄牛党”的报道也不似以前多,以前“熬夜排队买票”的场景也几乎没有了。但公众眼里只有“一票难求”,铁路多年的努力都被忽视,有些偏颇,有失公允。

同样,近几年兴起的各种商业抢票插件,与不排队又插队的不道德行为无异样。抢票插件捆绑浏览器和其他安全软件,且借“抢票”之名强行下载流氓软件,从而控制用户取向;不仅容易泄露用户私人信息,更对正常渠道购票的旅客而言有失公平,绑架了消费者权益,形成了不正当竞争。而对于“手中有票,心中不慌”的一己之私,大众却并未抱怨其所造成的票源紧张及资源浪费。

然而,试问之,我们为何要抱怨?在抱怨之时,可曾想过铁路职工工作之辛苦?当我们大年三十阖家欢乐吃团圆饭之刻,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岗位,甚至还在车上度过,“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常有之事;当我们酣睡之时,他们仍然在值夜班,在监控安全,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当我们想做自己任何之事时,他们却始终在践行“安全寄于心,责任重于山”的誓言。退而言之,我们若觉得铁路并不是最合适的出行选择,我们还可以选择公路或航空出行,但也许又有人会说,出行选择飞机太贵,且又担心长途客运安全系数不够等等。如此看来,我们都还是理性之人,但为何唯独对铁路不够理性呢?综合各方面都可看出,铁路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却回馈之“恼羞成怒”,是否,是时候该冷静下来好好反思我们的苛刻?

因此,盲目随流抱怨,不仅给自己添堵,更会让拥挤的春运气氛变得更加焦躁,“声声惑众”的“春怨”不仅误导了大众,混淆了视听,遮蔽了事实真相,更给一些别有居心的人有机可乘,所以,应理性并慎重对待各种“抱怨”,不做趋之若鹜之者。(文/ 马清风)